近日,走進楊家灣村,昔日用于菌類種植的大棚,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西瓜的“溫暖搖籃”。曾經閑置的菌棚里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們正忙著在菌棚內種植西瓜,播撒下致富增收的新希望。
曾經,這些菌棚為村里的菌類產業立下汗馬功勞,現在為充分發揮菌棚作用和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證棚架物盡其用不閑置,如何盤活這些閑置土地資源,成了擺在村兩委面前的難題,經過多方考察、研討,結合本地土壤、氣候條件,村里決定轉型種植西瓜,這一決策并非盲目跟風,而是充分考量了市場需求與本地優勢后做出的科學選擇。
“菌棚的環境能為西瓜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而且土壤經過多年菌類種植,肥力充足,比較適合西瓜生長?!贝謇锏霓r戶說道。據了解,目前楊家灣村西瓜種植面積35畝左右,每畝預計產量4000斤至5000斤,集體預計獲益15萬左右,同時農戶流轉土地每畝500元每年,務工增收120元每天,后期計劃將菌棚30多畝也流轉出來,繼續擴大規模生產?!拔覀冇行判陌盐鞴洗蛟斐纱謇锏奶厣a業,讓閑置菌棚變成村民的‘致富棚’,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村書記滿懷信心地說。接下來,楊家灣村將繼續探索多元化的產業發展路徑,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從菌棚到瓜棚,改變的是種植作物,不變的是鄉村發展的決心。楊家灣村正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描繪出一幅幅絢麗的產業興旺畫卷,讓菌棚里的“西”望,成為村民致富的新希望,奏響集體經濟發展的最強音。(朱敦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