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鎮紫金洞村以共同締造為圓心點,以十巫高速為切入點,以順應民意為出發點,以村民理事會為突破點,以群眾自治為落腳點,時刻不忘找準與群眾最大公約數,努力突出群眾的主體作用,實現“你”和“我”為“我們”轉變,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同建設美好家園,促進鄉村振興見成效。
“變管為親”轉作風,入戶走訪“訪”出新局面。深刻認識深化共同締造理念,優化基層治理只有“身到”“心到”,才有“策到”“情到”。紫金洞村共同締造工作專班真正把群眾當親人、當朋友,把自己當作普通群眾的一員,對本小組試點戶數80戶254人,全面開展入戶走訪,工作組撲下身、沉下心,圍繞政策解讀、問題收集、意見整合、骨干選拔等方面,開展多輪次入戶走訪,針對農忙時節實際情況,利用節假日和晚上的時間開展入戶和電話訪談,與群眾坐在一起拉家常,聚在院壩話發展,聽群眾說煩心事、鬧心事、暖心事,逐漸拉近了彼此距離。

“變觀為行”轉理念,群眾點單“點”出新模式。與群眾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融在一起,黨員干部和群眾才能真正成為一體。面對千差萬別的群眾需求,除入戶走訪收集問題外,暢通村民議事平臺、村民微信群共議、電話征求在外人員意見等共商共議渠道,建立“民情臺賬”“群眾問題訴求清單”,把群眾的意見“撈”上來。截至目前,共收集即知即辦問題8條,共性問題4條,個性問題12條,發現掌握村民小組群眾骨干5名。對能夠馬上解決的路面灰塵大、幫助拆遷戶搬家、發展農家樂、開展志愿服務等問題,立行立辦,不讓群眾失望。對比較復雜的返遷戶安置、村集體經濟發展、集中安置點建設等問題,“把問題還給群眾”,主動詢問群眾意見,鼓勵他們“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想辦法”,積極采納可行措施并給予采納和肯定,讓他們看到自身的力量,調動群眾積極性,引導村民從“旁觀者”變“參與者”。

“變爭為和”轉方式,村民理事“理”出新氣象。堅持把主動權交還于民,干什么、怎么干,要和群眾商量著辦。在深入反復入戶走訪的基礎上,通過前期動員、認真籌備,綜合個人自薦、群眾推薦、組織引薦等多種情況,選舉成立村民滿意、代表擔當、村委信任的村民小組理事會。新洲鎮紫金洞村安置點是十巫南高速竹溪段最大的安置點,計劃安置20戶70人,占地總面積1.8157公頃。建設工作啟動以來,紫金洞村一組村民理事會就充分發揮作用,在遵循涉遷戶意愿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入戶走訪工作,廣泛收集民情民意,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和群眾代表會議,以民主投票的方式,確定了安置房的建設選址、外觀樣式、配套設施、分房選擇等具有爭議的事項,確保安置點建成后群眾搬得進、住得穩、可就業、能致富。

“變零為整”轉慣例,科學謀劃“謀”出新發展。以“民聲”定“民生”,用“民議”聚“民意”,讓“實事”真“實施”。在一組村民理事會收集涉遷戶的23條民情民意中,其中有16條都希望搬遷后能有一個穩定的收入,為了能讓這些美好愿景變為現實,新洲鎮黨委、政府立刻著手,安排專人配合一組理事會對涉遷戶進行深入走訪,深度挖掘涉遷戶內心真實想法,最終確定以“特色民宿”為集中安置點后續致富發展方向,并結合新洲鎮已有的楠木寨、楠木湖、漂流及在建全球最大單塔斜拉橋等旅游資源和黃桃、茶葉、垂釣等產業資源統一規劃,把安置點建設成集農房、休閑娛樂、民宿、文化館、農產品銷售為一體的多功能接待中心,推動農旅融合發展。(趙佳 柯陽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