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竹溪縣新洲鎮緊扣鄉村振興主線,厘清發展思路,將農村黨組織優勢轉化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優勢,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盤活閑置資源、拓寬群眾增收渠道上下功夫,激發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黨建引領固根基,把穩發展“方向盤”。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集體發展的“一號工程”,構建“黨委抓支部、支部管黨員、黨員帶群眾”模式,村“兩委”定期組織黨員、村民代表、鄉賢等召開座談會,討論商定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產業規劃,研究具體工作措施,確保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方向、有目標、有計劃、有舉措。積極探索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利益聯結,建立“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拓寬村級產業多元增收渠道,形成了村“兩委”成員謀劃推動、黨員、農戶積極參與的良好發展格局。

多元探索謀出路,繪就產業“路線圖”。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主導作用,以產業振興為重點,利用產業項目資金支持,在新發村、雙龍村、楊家灣村等村建成了集羊肚菌、竹蓀、靈芝、雞樅菌、白蓀等珍稀食用菌種植為一體的多菌種種植產業,建設標準化制棒車間、烘干房、凍庫等,帶動本村及周邊300余戶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獲租金、入股分紅得股金、就近務工掙薪金”等方式,戶均穩定增收五千元以上。雙農村充分發掘垂釣資源,建設1.4萬平方米的垂釣場,可容納150余人同時體驗垂釣樂趣,成功舉辦了中國楠木湖“體彩杯”垂釣大賽、竹溪縣第三屆職工運動會垂釣大賽。魯溪溝村立足氣候優勢,發展精品黃桃1000余畝。新發村探索“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多元發展模式,高標準建設500畝集經濟效益和觀賞性于一體的芍藥基地。

人才支撐添動能,培育致富“動力源”。為破解偏遠農村人才流失問題,新洲鎮黨委注重村干部和農民黨員教育培訓,堅持把黨員放在發展過程中,把群眾帶到致富路上。按照“黨員+基地”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有頭腦、懂技術、會經營的黨員帶頭創業,孟家渠村、雙龍村吸引黨員能人回鄉創業,成立中藥材、食用菌等專業合作社。同時,切實辦好“田間課堂”,強化一線關鍵力量,把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農村實用致富技術等內容納入培訓課程,今年來,組織村“兩委”干部、市場主體負責人開展產業發展、實用技術、法律法規等各類理論和實地培訓20余場次,著力培養“新農人”,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趙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