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耕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隨著城鎮化建設及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占地需求和土地資源空間不匹配的問題日益顯現。與此同時,新洲鎮作為潘口電站移民大鎮,優質的土地資源基本都在淹沒線以下,導致居民人均耕地進一步緊縮。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洲鎮始終堅守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貫徹省、市、縣關于耕地保護的相關會議精神,落實工作要求,把轄區內有限的耕地資源用足用好。

強化部署,壓實責任。鎮黨委政府堅持定期召開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工作推進會,明確田長職責,全面壓實各村主體責任,推行落實田長制,落實耕地網格化管理。村黨支部書記承擔轄區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村兩委干部承擔轄區包片第一責任,定期開展耕地巡查,采用“早發現、早報告、早查處、早整改”的方式,防止耕地無序減少,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全面宣傳,強化引導。為防止后續出現耕地“非糧化”“非農化”的情況,廣泛利用廣播、微信、灣組會等廣泛宣傳耕地保護工作的重大意義、最新政策和配套措施,使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到保護耕地、保障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要讓耕地保護工作人人知曉、人人皆知,全民參與,在全鎮形成耕地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
執法監督,嚴管嚴控。采取“長牙齒”硬措施加大對違法用地的查處整治力度,對發現的違法行為,按照法律法規一律嚴處,該拆除的拆除,該沒收的沒收,不得搞變通。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基本國策。近年來,耕地保護責任意識越來越強,舉措越來越有效,新洲鎮耕地保護成效顯著,持續助力鄉村振興。(龔方 余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