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這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土地,這是一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這就是楠木故里,五水歸一的產業大鄉、旅游大鄉—新洲鄉。
近年來,新洲鄉黨委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堅持以黨領全局,以“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為核心,以“周清月結”為載體,大力推進產業建設和項目建設,開創了一條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的奮進之路。
發展新洲 “周清月結”筑堡壘
經濟要發展,民生要改善,首先要構筑一個堅強有力戰斗堡壘,為一切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2011年鄉鎮換屆后,為切實加強干部過程管理,提升工作作風和工作效率,促進各項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推動各項任務目標的順利實現,該鄉結合實際,全面推行“周清月結”工作制。
周清月結”即每周對各干部、各村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總結,每月對各項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結賬兌現。統一制作下發《“周清月結”工作日志》,要求所有鄉村干部每天工作內容和完成情況進行詳細記錄。每周日晚按時召開機關干部工作例會,聽取每位駐村干部本周工作完成情況匯報,明確下周工作目標任務,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每月對各村重點工作進行一次督辦檢查,召開一次鄉村兩級干部“周清月結”工作通例會,對“周清月結”工作制履行情況進行通報。
“周清月結”工作制的推行,使干部工作作風得到了極大轉變,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大大增強。“周清月結”工作制就好比一個干部管理的“緊箍咒”,時刻為各項工作快速有效落實保駕護航。
富裕新洲 特色產業謀發展
結合移民完成后現狀,以產業轉型為主線,以特色產業為先導,以庫區資源為依托,大力實施“穩特增效,興漁富民,旅游活鄉”的戰略,努力形成“山上林果茶,水上魚蝦鴨,庫區休閑度假”的產業格局,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做大做強種植業。按照“區域化發展,規模化生產,市場化運營”的理念,以“工農對接”為契機,以2萬多畝優質茶園為依托,加大茶園新建、改造、管護力度,加強與茶葉企業合作,強勢推進茶葉產業發展。
發展畜牧養殖業。充分利用庫區形成后的水域資源和廣闊的山場優勢,通過實施項目示范和政府引導,發展牛、羊、豬等養殖大戶。全面啟動庫區養殖,按照一年示范引導,兩年起步,三到五年大規模見成效的目標,培植和壯大水產養殖業。
發展特色林果產業。科學規劃和布局,以水天公路沿線為主,兼顧滿足旅游需要,發展核桃、板栗、柑橘等特色林果產業。按照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原則,大力發展核桃產業,使全鄉核桃基地面積達到一萬畝,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區域化的特色產業布局。
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充分發揮生態和人文優勢,依托豐富的庫區資源、便利的水陸交通環境和稀有的“貢木”群,圍繞有亮點、有看點、有特點的原則,實行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推進農家樂建設,積極實施生態農莊建設,大力發展水上觀光休閑和生態旅游,逐步實現旅游大鄉的宏偉目標。
和諧新洲 惠民利民靚家園
生產大發展,經濟大跨越,其宗旨和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為全鄉人民一個謀求富裕、文明、和諧的幸福生活。
堅持以人為本,先緩后急的原則,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于今年全面啟動了集鎮亮化、美化工程,實施了馬家河片區7000人安全飲水工程,推進了河堤整治和挖塘整庫修渠項目,實施了水上交通線貫通和斷頭路修復工程,實現水陸交通大循環。又結合移民完成后人均耕地面積急劇減少的現狀,籌備實施了4000畝高產田改造、2000畝土地整理項目。
同時,全鄉新農村建設也蓬勃開展,巧借移民遷建這一契機,通過制定科學規劃,示范引導帶動,調整產業結構和環境建設整治這四項舉措,率先啟動了新發村、潭口河村、紫金洞村三個新農村示范點建設。大力推進高山、二高山群眾高搬底工程和改水、改廁工程,從根本上解決出行難、吃水難和環境差的問題,使全鄉整體環境和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
家園靚,民生實,民政、醫療衛生、教育等民生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全鄉農村居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15%,新農保參保率達100.94%,村級衛生室覆蓋率達到100%,徹底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全鄉納入低保累計1408戶2856人,五保218戶246人,實現了應保盡保,該鄉中心福利院也榮獲全市唯一一家省級模范福利院稱號。
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堅強的戰斗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鮮艷的旗幟。盛夏時節,走進新洲鄉,撲面而來的是熱火朝天是建設現場和催人奮進的發展勢頭,在鮮紅黨旗的指引了,這里正上演著一場史無前例的奮進凱歌。(湯波)
黨旗下的奮進—新洲鄉抓黨建促發展紀略
時間:2012-07-30 10:31:13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