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說積分制我還不太懂,現在拿到這個特殊的存折我就明白了,只要做了好事都會記下來,還能得積分換獎品!”在新發村愛心超市兌換了一大桶食用油的村民小張高興地說。近日,在新洲鎮新發村愛心積分超市,陸陸續續迎來了不少村民前來兌換積分。
“可別小看這個小本本,雖然不能存錢,存的卻是村民美德善舉、文明風氣轉換的積分。我們愛心超市兌換的也不過是香皂、大米、食用油等普通生活用品,老百姓來兌積分也不是只在乎這些物質獎勵,最看重還是集體對自己良好行為給予的肯定。”該村黨支部書記曾照武介紹道。
今年來,新洲鎮切實以機制體制創新推動共同締造走深走實,積極探索以“五共”理念,締造“六美”村莊,“積分存折”就是這一理念的具象化體現。在積分“一存一換”間,把“共同締造”帶到群眾身邊,帶入群眾生活,帶進群眾心中,讓“小積分”激發了鄉村治理“大活力”,實現了基層治理的“雙向奔赴”。

黨建領航賦能 推動機制落地
“黨員示范帶頭,村民們看在眼里,慢慢就會去接受、去參與、去擁護,只有這樣‘積分制’才算真正落地見效”。為破解基層治理中“干部埋頭干,群眾站著看”的問題,新洲鎮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作用,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效能。新洲鎮通過優化基層治理單元,將黨小組建在灣組上,通過群眾會推選聘任黨員中心戶參與灣組網格管理,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引導黨員主動“入網入格”,帶頭積分、引導積分、記錄積分,以“一班人”帶動全村人,大家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轉習慣,以習慣化新風,基層社會治理實現了由“被動管理”到“主動參與”、由“推著干”到“爭著干”的轉變。

完善評價體系 兌出文明新風
為將“積分制”這一“軟約束”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的“硬抓手”,新洲鎮立足鎮情村情,科學制定了《新洲鎮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積分制管理實施方案》和《積分管理評價細則》,統一制定積分標準和積分“存折”樣式,以加分項為主、扣分項為輔,深度融合鄉村治理重點工作,圍繞人居環境整治、家庭美德、愛國愛黨、遵紀守法、公益美德、興業致富、鄉村建設等方面,向外輻射“N”個事項,將積分制與網格管理、垃圾分類、文明創建、矛盾化解等重點工作結合,以“積分制+N”管理機制激活基層治理效能。通過實施“積分制+紅黑榜”,每月對村民房前屋后三包情況、鄉風文明情況等進行量化評分,讓衛生整潔的農戶上“紅榜”露露臉,讓臟亂差的農戶上“黑榜”出出汗,切實提升村民環境維護意識。

提升活力效能 助力基層治理
“我們這個屋場歷來團結,有什么事都是大家一起商量,村里推行‘積分制’,我們個個參與,家家戶戶主動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和雜物,我們還開展了垃圾分類趣味活動,按要求分類垃圾也能積分。”說起積分制的好處,新發村保安寨的灣組群眾說事人涂玉珍如數家珍。自推行“積分存折”以來,新洲鎮通過做好掛牌激勵、積分獎勵、物質獎勵,使村民們對積分制推廣建立起共建共治即可共享的信心,村民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村民會院壩會等積極性主動性明顯增強,村里和諧鄰里、孝老愛親、愛護環境等氛圍越發濃郁,村民發展產業、自主創業的主動性全面提升。“積分存折”“小創新”引領了新風尚,積分制管理之路越走越寬,成為激發鄉村治理新效能的動力引擎。(趙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