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洪玲 甘騰飛 羅杰)“今天我們大家來商量商量,這個旱情應該怎么辦?”新洲鎮新發村黨支部書記曾照武在該村“眾人來商量”場院會這樣說道。作為新洲鎮共同締造試點村的新發村,在該村中梁子地段缺水嚴重的情況下,結合共同締造美好家園,召集群眾代表商量解決辦法。最終確定由村“兩委”購買抗旱材料,村民自發出工,兩天解決了近50戶、160余人飲水困難問題。

連日來的持續高溫天氣,讓新洲鎮食用菌基地的靈芝、竹蓀和雞樅菌遭了罪,旱情發生后,基地實行“開源節流”管理模式,通過新建200方蓄水池,確保基地生產用水充足,同時鋪設3500米管線,采用霧化噴淋的方式對食用菌進行降溫補水,確保食用菌基地順利度過當前旱情。同時基地對各大棚架設雙層遮陽網,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水源消耗,確保珍惜菌種順利生長。

“除了少量菌棒因高溫導致菌種失活外,余下菌棒搶救及時。雖然受點災,但有縣、鎮各級部門的支持和服務,我整體損失不大。”食用菌基地負責人李玉江樂觀地說。面對近期高溫少雨天氣,新洲鎮各村出現不同程度旱情,為有效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問題,該鎮積極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會后各聯村領導到村開展抗旱自救工作。

在探討中共謀。各村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對水源地選擇、管線鋪設、工程實施等一系列工作積極與群眾多商量,依靠群眾對當地水源、地理熟悉的優勢,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制定符合群眾意愿的引水方案,獲得了群眾的大力支持。
在點滴中共建。自8月抗旱以來,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各村迅速采取抗旱自救行動,群眾通過積極參與管線掩埋、送水送物等方式參與抗旱,共同參與飲用水工程建設。在生產中共管。針對部分已新建好的水窖、鋪設的管線,各村安排專人負責日常監督,發現進水口堵塞、水量不足等問題及時予以解決,周邊群眾也主動參與抗旱保水行動,共同做好飲水管護工作。

在生活中共享。在抗旱保供全程中,針對部分二高山群眾和留守老人、弱勢群體,新洲鎮積極組織送水隊送水到戶,滿足全體村民生活生產用水需求。
在行動中共評。“這個水源能供水多久,施工中哪里可以做的更好”,已基本解決供水問題的村在村“兩委”會議上再次對上述問題開始了討論,并將工作經驗積極與周邊村共享,為其他村解決問題提供了有效思路和樣板。

炎炎烈日下,新洲鎮隨處都可見黨員群眾奮戰在抗旱一線保生活用水保生產用水的身影。在共同抗旱中,黨群的心貼得更近,村民們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心意也更加堅定。截至目前,該鎮累計投入抗旱器具27臺套,日送水量124噸,新增輸水管27千米,出動人員159次,抗旱面積2000余畝,投入資金約67萬元,已解決4673人生活用水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