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園內套種經濟作物,既降低茶園管護成本,還能提高老百姓收益,真可謂一舉多得。”竹溪縣新洲鎮吳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吳立濤開心地說。
雨后初歇,新洲鎮吳家灣村茶葉基地旁,村民正在為幼齡茶園套種的中藥材紅花耕地播種,熱鬧非常。該村是傳統種植養殖村,前幾年發展的茶苗到成熟采摘至少還需要三年,如何補齊短板發展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吳家灣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思路、新模式。瞄準茶園套種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等特點,引進湖北百草園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勤川家庭農場,以“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在750畝幼齡茶園中開耕套種中藥村“紅花”,每畝實現收入3000元以上。

近年來,新洲鎮堅持把發展村集體經濟作為夯實基層基礎、推動鎮域發展的重要引擎,以“強組織、增收入、夯基礎、促發展”為主題,以“黨建引領、服務產業、土地流轉、盤活‘三資’、能人帶動、興辦實體、開源節支”為重點,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
該鎮明確村集體經濟“倍增”發展目標:到2022年,力爭全鎮有40%左右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20%左右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10%左右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0萬元,培育1個村集體收入百萬村進行鞏固提高,并建設一批產業名村、小康富村、美麗新村。

該鎮實行目標長和產業鏈長責任制,班子成員任組長,一項重點工作明確一名目標長、一個責任單位、一個目標人具體負責,成立食用菌、產業、生漆、旅游、果蔬、養殖、中藥材7個產業專班,通過逐村重點督導,多方聯動共管,全力抓好項目落地。積極探索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模式,該鎮吳家灣村“以種促養、以短養長”茶園套種模式、新發村“黨支部+市教育局駐村工作隊+農戶”每周為村帶貨1萬斤扶貧助銷模式、孟家渠村“支部入股+返鄉能人+農戶”等模式已在全鎮積極推廣。
旗幟鮮明鼓勵村黨支部入股發展、村干部帶頭發展、黨員示范發展,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探索實施資源開發型、盤活存量型、異地發展型、產業帶動型、股份合作型、服務創收型、市場經營型、旅游引領型等8種模式切實讓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進一步增強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的能力,全力推動村集體經濟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發展。(孟達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