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河鎮在竹房城鎮帶建設過程中,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圍繞“產業優先,基礎配套,項目推進,機制創新”的總體思路,遵循“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的要求,加快建設步伐,城鄉一體化建設亮點紛紛呈現。
產業建設先行。該鎮于2010年底啟動了縣河鎮萬畝生態農業示范園建設,該示范園由華農大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整體建設規劃。目前,該鎮已投入2300萬元在園內建成5000畝高效生態茶園、3000畝木瓜園、1000畝軟籽石榴園、500畝設施大棚蔬菜、40萬袋袋料香菇、木耳5萬桿、10000只山野雞、3000頭牲豬養殖基地和1000頭優質肉牛養殖基地各一個。今年3月該鎮在紅豐村建成地膜黃姜3000畝,7月在馬鹿山一線開工實施了15000畝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萬畝油茶基地,該工程分8個標段全面進行,其中3000畝的示范片已完成500畝。
基礎設施跟進。一是該鎮按照高效示范、功能配套的標準,今年在農業示范園內新建U型渠2000米、安裝太陽能燈100盞。二是7月份啟動了縣河鎮農業示范園景觀河堤建設工程,該工程集河道整治、景觀修復于一體,設計修建河堤2200米,整個建設工程包括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成品雕花石材欄桿、綠化以及其它公用設施,總投資425萬余元。三是以示范場、大路溝、仁家溝為主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
重點項目同步。為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和水平,該鎮啟動了總投資425萬元幸福路改造工程,包括硬化公路500米,沿公路兩側雙向鋪設地下污水管網,以及建設人工濕地、沿道路兩旁人行道鋪設彩板、安裝路燈等工程。該工程項目還包括配套房屋戶型改造,該鎮按照“灰瓦片、白天溝、白瓷磚”的要求改造房屋100戶,全面搞好戶院綠化美化。目前,幸福路改造工程已鋪設下水道管網1000米,房屋戶型改造也在進行之中。
長效機制創新。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該鎮還注重通過機制創新促發展,一方面在食用菌基地建設與管理上下功夫,通過組建富爾食用菌農業專業合作社促進了產業的發展,探索出利用龍頭企業帶產業的農村經營機制,在茶葉、黃姜產業基地建設上下功夫,探索土地流轉機制;另一方面注重創新鎮村發展新路子,積極籌建大路溝社區和仁家溝社區兩個試點。
據了解,該鎮還將以“一園一路一堤”工程為抓手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即進一步完善農業示范園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幸福路改造升級和縣河鎮農業示范園景觀河堤工程。(劉敬海 徐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