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以來,竹溪縣縣河鎮立足實際,以“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為標準,動員廣大黨員干部深入村組、深入群眾、深入一線,積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穩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征意見促規劃。該鎮黨委政府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堅持問計于民、問政于民,利用春節期間流動黨員和農民工返鄉之際,通過征求意見會、黨員群眾座談會、村民代表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等形式,廣泛征求流動黨員和外出務工人員對經濟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把收集到的各類意見建議提到議事日程,及時的予以處理反饋。
宣政策造氛圍。該鎮充分利用黨員大會、公開欄、宣傳冊、宣傳牌、手機短信平臺等載體,普及宣傳教育實踐活動信息,組織流動黨員座談交流,探討如何走好群眾路線、踐行群眾路線,如何更好的服務于民等,提升了群眾對美麗鄉村建設的知曉度、認可度和參與度,形成了全民關心、支持和監督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以落實助發展。該鎮堅持把開展結對共建活動作為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活動的重要載體,作為鍛煉干部作風能力的重要實踐。圍繞打造“竹溪門戶、幸福縣河”建設目標,堅持密切聯系群眾,深入推進結對幫扶工作。完善對口部門包村、干部包戶制度,倡導結成一個對子就要解決一批問題的方向,加強對村、戶的結對幫扶工作,定期“召開一次群眾座談會、走訪一些黨員、慰問一批困難群眾、組織一系列技術培訓活動”等結對活動。同時,充分發揮好村部為民服務平臺的作用,健全“黨員群眾議事室”功能。安排鎮機關包保干部定期、不定期深入到村部,與村干部一道聽取群眾送上門的意見,化解群眾矛盾糾紛,解決合理訴求,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建機制促監管。該鎮在大力推進美好鄉村建設的同時注重建管并舉,通過實行“門前四包”、簽訂村規民約、黨員干部包組包片包戶等形式建立村莊公共基礎設施、環境衛生保潔、森林防火等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同時鼓勵村民對美好鄉村建設中的方方面面進行監督管理,及時向鎮村干部反饋所發現的問題,齊心協力共同建設美麗鄉村。(張官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