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縣河鎮高度重視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通過采取“管、訓、搭”三項有效措施,著力激發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標桿”效應,為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持。
“管” —加強人才管理。該鎮抽調專人,通過進村入戶發放《縣河鎮農村實用人才基本情況調查表》,把有一定示范帶動效應的種植能手、養殖能手、農村經營人才、獲得技術職稱的農民技師、有一技之長的能工巧匠、帶領群眾發展經濟成效明顯的村組干部等,按照基層組織領導型人才、生產型人才、經營型人才、技能服務型人才、社會服務型人才和技能帶動型人才分類,登記造冊,納入動態人才儲備庫,并對其實行動態管理,定期考核,優勝劣汰,滾動發展,以達到競進提質的效果,不搞“終身制”。
“訓” —強化技能培訓。該鎮通過召開技術培訓會、播放遠程教育視頻等方式,按照突出重點、學以致用,分類指導、注重實效的原則,積極整合培訓資源,開展各類技術指導,鼓勵有一定經濟實力、有干勁闖勁的實用人才創業,讓其在創業發展的過程中帶動本行業和周邊群眾共同致富。將有一定領導才能、群眾基礎好、專業技術過硬的各類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納入村“兩委”班子或后備干部隊伍儲備庫,讓其帶領更多的群眾發展致富。
“搭” —搭建實踐平臺。制定幫扶政策,因勢利導,從產業規劃和獎勵政策等方面對農村實用人才自主創業和發展特色產業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建立激勵機制,在年初全鎮經濟會和“七一”大會上,對帶動群眾致富的實用人才給予獎勵,予以表彰,充分調動其積極性。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帶頭作用的優秀實用人才典型事跡,使農民群眾“學有典型、干有目標、看有榜樣”,有效提高了群眾的科技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譚曉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