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竹溪縣河鎮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新舉措,堅持狠抓“七個一”打造平安鄉鎮建設工作。
建立一個調解中心。以鎮政府為中心,鎮直單位為半徑、村委會為周長的“圓論”的調解機構;圍繞“五無”目標,把一切矛盾隱患問題全部解決、排查、調處、化解到位。堅持“拉網式”排查、“灌輸式”疏導、“集中式”解決,做到落實政策辦理一批,聯合辦公解決一批,做好思想工作化解一批,結對認親轉化一批,強化措施控制一批。
聘請一個“五老”團。以老黨員、老干部、老代表、老教師、老知客成立的“五老”團。其職責是:老黨員:積極參入村“兩委”班子研究、討論、決策等村上各項事宜。老代表:定期不定期的參入村兩委工作會議,對村級事務、經濟發展推行全程監察,監督黨務、政務、財務“三公開”。老干部:全村建立網格化管理,以院就片成立網格員,每個網格員聯系5至10戶不等,網格員實行“五手”行動即:牽手護院、挽手維穩、聯手自治、協手互助、攜手發展。老教師:切實做好矛盾排查、主動介入涉法涉訴個案,發揮調解職能,認真抓好調解調處,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老知客:宣傳政策法律知識,道德文明規范,文明新風,道德建設的執行,堅持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制定《村規民約》形成公眾約束力,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服務,共建平安家園。
組建一支聯合隊伍。以政法綜治、環境整治、安全生產、應急處理、防洪抗災等急難險要的應急處理隊伍。落實單位企業排查、車輛路段排查、崗位設施排查,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加大安全生產投入,營造安全生產氛圍,保障安全生產運行。通過治安巡邏,努力實現轄區社會治安秩序平穩,無刑事,治安案件。
開設一個宣傳講堂。以宣講法律、政策、黨員教育、農業技術知識、健康知識、法制教育等多方面的知識加強平安創建力度,對農民建房、工礦企業、學校安全、道路交通、在建工程、建筑工地、危化物品、民爆物品、電力設施、食品藥品監管全面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營造人人創平安,家家守平安。繼續開展“反對邪教,崇尚科學”的宣傳教育,認清邪教真面目,提高防范能力。
發放一份倡議書。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平安與和諧是社會平安的基石,也是整個社會和諧的基礎。深入開展打造“竹溪門戶、幸福縣河” 深化平安創建的活動,是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載體和重要舉措。要求每個家庭積極行動起來,踴躍參與以平安家庭、平安門店、平安村居、平安醫院、平安校園、平安工地、平安單位的“七級聯動”,來促進社會的穩定,為進一步促進我鎮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確保人民安居樂業,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
搭建一座聯合橋。依據地緣相鄰、親緣相近、習俗相容為紐帶,做到強強聯合、以強帶弱,推磨轉圈、循環交流,豐富內容、全面提高。突出以戶與戶、村與村、村與單位、單位與單位、區域與區域破除隔閡、破除界限、破除區域、破除習俗共平安聯合建創和諧社會,形成矛盾聯調、治安聯防、工作聯動、問題聯治、平安聯創。
織好一面信息網。黨建、綜治、信訪、廉政、環保、文明創建等多種工作建立。村村成立綜治維穩協會,做到網絡健全、制度完善、職責明確。公安機關重點抓好公共場所的治安管理,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司法所要發揮人民調解職能,規范法律服務市場,提供法律援助。各鎮直單位要健全防范機制,預防和減少內部發案。將文明創建與平安創建相結合,針對不同行業提出“五個安全”,即村上安全才能發展、單位安全才能運轉、學校安全才能教學、車輛安全才能回家、礦業安全才能生產,作為“平安縣河、幸福縣河”建設的主要內容。(明濤 邵義俊)
縣河鎮“七個一”打造平安鄉鎮
時間:2013-05-23 11:09:11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