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天剛蒙蒙亮,在縣河鎮集鎮上便會出現一群身著環衛服,手拿掃帚、鐵鍬,帶著翻斗車的環衛人員忙碌的身影。這些“身影”既是該鎮新“三萬”活動常態化的一個縮影,也成了清晨集鎮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據悉,今年以來,該鎮為鞏固新“三萬”活動成果,走出集鎮環境衛生“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怪圈,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集鎮環衛管理長效機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成立專班。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組長,集鎮環境衛生管理辦公室成員、305省道沿線各村主職干部和保潔員為成員的環境衛生工作專班。
明確責任。實行定人、定段、定責和“全天候、全覆蓋”保潔管理。同時,結合村民自治、門前四包約定等措施,確保彩磚、花帶、路燈等公共設施和公共場所物有人管,地有人掃。
完善機制。建立監督考核機制,嚴格過程管理。形成了由集管辦監督考核承包人、承包人監督考核保潔員的監督考核體系,明確考核內容和考核要求。在考核過程中,實行明察暗訪、日看期查的方式,考核結果一方面作為鎮政府下撥管理經費和承包人對保潔員發放工資報酬的依據。另一方面,在監督、考核中發現問題,立即要求責任人限期整改,若發生不整改或未按期整改等情況,則根據合同約定從保證金中扣除違約金,甚至中止合同。(張官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