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萬名干部進萬村潔萬家”活動開展以來,縣河鎮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把“兩清、兩建、兩化、兩創”作為重要任務納入工作首位,創新管理機制,以日常保潔為突破口,著力打造人居新環境,建設優美新村鎮,使鎮村環境面貌得到明顯改善,群眾環保理念、參與意識得到明顯提升,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一是成立專班,強化組織領導。召開了“新三萬”活動動員大會,成立了由鎮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村相應成立了組織機構,形成立體式、網絡化,互相配合、協同推進的組織領導體系。
二是制定方案,明確工作職責。根據《中共竹溪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竹溪縣關于開展“竹溪縣萬名干部進萬村潔萬家”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溪辦發﹝2012﹞60號)文件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訂了《縣河鎮“萬名干部進萬村潔萬家”活動實施方案》(縣河鎮委發[2012]33號),并分解細化了目標任務,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督促各村制定上報了“新三萬”工作方案;同時,將鎮直單位與各村結對幫扶共建。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縣河鎮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考核辦法》和“新三萬”活動督辦檢查方案,考核結果納入年度村級綜合目標考核,并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條件。
三是營造氛圍,發動群眾參與。“新三萬”啟動以來,我們累計召開鎮村干部會、黨員和村民代表會30余場(次),與責任村、責任單位分別簽訂環境整治責任書,各村與農戶簽訂《門前四包》責任書1200余份,懸掛宣傳橫幅50多幅,張貼小標語600多條,發放《致村民的一封信》、《清潔千家萬戶 建設生態文明》倡議書6000多份,開辟宣傳專欄22塊。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增進了干群共識,形成了人人參與、齊抓共管、合力整治的良好氛圍。
四是上下聯動,積極參與整治。按照文件要求,市民政局對口幫扶我鎮(縣河村、仁家溝村、唐溪溝村、龍堰河村),市商務局幫扶我鎮(大路溝村、募緣村、六合村、水田壩村),縣民政局幫扶我鎮縣河村,縣委政法委、縣編辦幫扶我鎮仁家溝村,縣國土局、縣商務局幫扶我鎮大路溝村,縣移民局、縣人武部、縣水電辦幫扶我鎮明家祠村。自“新三萬”活動啟動以來,各級幫建單位積極深入幫建村進行調研并派駐工作隊員參與村里環境整治行動中。
五是突出重點,落實整治措施。加強塘、堰清理,組織勞力對塘、堰、渠、涵洞進行清理疏浚,同時,加強對農民群眾的教育引導,使大家自覺養成維護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抓好村莊、集鎮整治,對鎮村居民房前屋后“十亂”(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停亂靠、亂潑亂倒、亂牽亂掛)進行集中整治,采取戶收集、村清運、鎮處理的辦法,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全覆蓋;大力開展綠化造林活動,在該鎮大路溝村境內沿305省道、河道兩岸成帶狀分布規劃建成了271畝高標準景觀竹林,以鎮林業站為牽頭單位,采取專班作業的辦法在305省道沿線的仁家溝、大路溝、縣河村住戶四旁共補植補栽花木近30000株,對水天路、馬秋路、延紅路、幸福路、茶場路等鎮村級道路進行了全面綠化,新栽植白楊、刺槐等花卉苗木近80000株,完成荒山造林1600畝,退耕還林補植900畝。
六是建章立制,推進長效管理。分村、組建了保潔員隊伍,負責本轄區內垃圾清掃清運,并與保潔員簽訂合同,明確保潔范圍與清掃時間;建立了“周檢查、月評比、年度獎懲”的長效機制,開展“潔凈家庭”、“潔凈門店”評選活動,發動群眾廣泛參與;與“三建一進創十星”活動結合,將“新三萬”活動內容融合進“十星級文明戶”創建工作中,號召群眾參與,激發了群眾熱情。(汪鎮文、趙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