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子系緊了,可以起飛了。”3月28日,位于縣河鎮大路溝村346國道邊,工人正借助無人機遙控將樹苗運送到山上,經了解,他們正在開展縣河鎮國土空間綠化作業。
近年來,縣河鎮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關于國土空間綠化的決策部署,創新運用科技手段,推動造林綠化工作向智能化、精細化、高效化邁進,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科技引領,精準規劃綠化空間。縣河鎮對全鎮綠化用地進行精準評估,科學劃定適宜造林區域,避免因盲目綠化導致的資源浪費。通過無人機航拍和遙感監測,全面掌握可造林用地底數,確保“應綠盡綠”,提高國土綠化空間利用率。同時優化樹種選擇,堅持“適地適樹”原則,提升苗木成活率,讓每一寸土地都能發揮最大生態效益,為國土空間綠化工作插上“科技翅膀”。
創新模式,推動全民參與綠化。縣河鎮通過強化領導、宣傳、扶持和管護,多渠道籌措苗木、多形式推進綠化、多村組突出重點、多品種點綴鄉鎮,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綠化的良好氛圍,增強了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
據了解,該鎮2025年國土綠化面積總計2萬余畝,其中縣級示范片建設900余畝,共涉及18個村。縣河鎮以“科技+綠化”模式,全面提升綠化質量,鞏固生態建設成果,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鎮。下一步,該鎮將繼續深化科技在國土綠化中的應用,探索“科技+生態修復”模式,結合衛星遙感、5G通信等技術,構建智慧林業管理平臺,實現國土綠化工程的動態監測與智能決策。同時推動生態價值轉化,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楊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