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湯鵬 報道:近日,記者走進縣河鎮紅豐村利紅源種養殖合作社生豬養殖場,豬舍排列有序,該公司負責人劉敏與員工身穿防護服,對豬舍進行消毒、喂食,并不時地駐足觀察,及時了解掌握生豬健康和長勢情況。

“養殖場主要是養殖母豬、繁育小豬,繁育的小豬在附近幾個鄉鎮進行銷售,每天要對豬舍進行兩次消毒,以確保母豬的健康和小豬的存活率。”該鎮紅豐村利紅源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劉敏說。

該鎮紅豐村地處偏僻、山多地少,如何發展主導產業帶動集體收入和村民致富一直是困擾該鎮駐村干部的難題,經過多次市場調研和征求村民代表意見后,積極鼓勵村民樹立產業發展的信心,充分發揮自身山場的優勢,扶持村上有經驗、有技術的村民劉敏成立利紅源種養殖合作社,依山就勢建設30余畝的養殖場,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生豬養殖,持續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在養殖過程中,該合作社嚴格按照環保、效能、科學的原則,采用模塊化、封閉化、小單元化的養豬模式,運用科學飼養技術,設置24小時視頻監控,采取嚴格的消毒防疫防控措施,推動傳統養殖向現代科技養殖轉型,達到省時省力降本增效的目標,有效地提高生豬的存活率、出欄率。該村家庭困難的村民也積極走進該合作社務工、入股,與村民強化利益聯結。投產后,該合作社每年拿出10萬元作為工資、分紅資金,支付給村民。

“合作社在吸納村民務工、入股帶動致富的同時,本村和附近的村民買肉或豬仔的時候,都給予了一定的優惠。還采取主動上門服務,為村民提供豬仔養殖技術,提高豬仔養殖存活率和出欄率?!痹撴偧t豐村利紅源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劉敏說。
“我主要負責照看養殖場生豬,在這工作離家近,能照顧家庭,也能賺取一份工資,一舉雙得?!痹撴偧t豐村二組村民李家月說。
該鎮紅豐村以產業龍頭企業為支撐,通過由公司統一提供種苗、飼料、養殖技術等服務,帶動更多農戶發展生豬養殖,不斷擴大規模,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壯大村集體經濟,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