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李遙 報道:垃圾勤分類,生活更美麗。垃圾分類分出鄉村“高顏值”,快來看看龍壩鎮肖家邊村農村垃圾分類新模式
龍壩鎮肖家邊村是遠近聞名的電影小村,隨著近幾年旅游業的興起,游客多了也給當地環境衛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肖家邊村以垃圾分類創建試點為契機,將垃圾分類同“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積極探索積分制和村投管理定時、定線的農村垃圾分類新模式。


△龍壩鎮肖家邊村黨支部書記徐遠明
在肖家邊村,垃圾清運員每天一大早就會挨家挨戶收集農戶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





△龍壩鎮肖家邊村垃圾清運員 代敬波
該村還充分利用村民評議會、村頭夜話會、入戶宣傳、“村村響”廣播和流動宣傳車等方式,用群眾喜聞樂見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傳,用群眾身邊小事引導群眾、教育群眾、激發群眾,形成人人參與、人人評比的目標,進一步夯實生態宜居村莊基礎,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龍壩鎮肖家邊村垃圾清運員 代敬波

像這樣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愛護環境的村民如今在肖家邊已蔚然成風,大家也都夸贊家園變了樣。
△村民 代雙麗


這種模式在肖家邊村成功施行后,龍壩鎮也預計將在全鎮范圍內廣泛推廣。
△龍壩鎮黨委宣傳委員 柯昌新



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讓垃圾分類更加“接地氣”,讓“舉手之勞”變成“生活習慣”,在舉手投足之間體現文明,讓垃圾分類成為鄉村振興的最美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