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上誰家有紅白喜事,其他鄉親們都會去幫忙,事后我們主人家一般都會擺宴席接幫忙的人吃飯為表示感謝,前前后后要辦三四場席。”吳壩村村民肖彩霞介紹到“現在流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杜絕了攀比和鋪張浪費的現象,更重要的是能省下不少招待費哩!”如今吳壩村紅白事大操大辦的陋習不復存在,鄉風文明蔚然成風,這得益于“道德評議會”提振了村民的精氣神。

自共同締造活動開展以來,龍壩鎮通過在各村推行“道德評議會”制度,選樹身邊道德模范典型,示范引領文明新風,形成了以德治為核心的“三治”融合的治理機制,有力激發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在吳壩村道德評議會現場,氣氛熱烈。由村兩委、村民代表以及村里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新鄉賢、致富能人等組成的評議會成員圍坐在一起,暢談近年來的村情變化、評樹村內先進典型、挖掘身邊好人好事。同時,定期把村里出現的不道德行為、不文明現象擺上臺面進行評議。誰家的紅白喜事大操大辦、誰家的房前衛生沒搞好、誰不遵守村規民約、誰不參加村集體事業等這些法律管不到、行政不好管的“老大難”問題在道德評議會上全部迎刃而解。
錢袋子“鼓”起來了,精神更要“富”起來。道德評議會的開展,既讓群眾對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評一評、議一議,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同時,也帶動更多的村民以己之行興文明之風,真正把村民從“旁觀者”轉變為“當事人”,緊盯“自己的事兒”,取得了“評議一次、影響一群、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讓移風易俗根植于村民心坎上。

“通過評議小組日常觀察、走訪,認真聽取群眾反映,及時發現好典型、表揚好典型、宣傳好典型,讓村民都知曉好人事跡,引導村民爭做好人?!饼垑捂傁嚓P負責人驕傲地說,“在道德評議會的推動下,營造了‘人人學習榜樣、人人爭做榜樣’的良好氛圍,前陣子文明戶評選名額爆滿,大家積極性特別高!”
此外,龍壩鎮還將道德評議與人居環境整治緊密結合,建立了垃圾分類積分制,引導群眾做到“門前三包”,義務清掃周邊環境。如今,走進龍壩鎮,河清水暢,滿目青蔥,居民院落一家賽一家敞亮……一場以“道德評議會”引領鄉風文明新風尚的和美畫卷正徐徐展開。(徐嫻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