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馮昊 報道:7月14日至15日,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謝宗強任組長,中華環保基金會、西南林業大學、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廣西師范大學、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相關專家組成的生態環境部國家評估組,到湖北十八里長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現場評估工作。省林業局保護地處處長潘澤洪,省生態環境廳生態處副處長朱艷,縣委副書記、縣長師文明陪同。

專家組先后到保護區內的珍稀植物種質資源收集區、珍稀植物繁育基地、野生紅豆杉群落、天然珙桐、小勾兒茶原生群落、社區共建生態移民搬遷區、水環境保護區等點位進行實地調查,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考察、結果反饋等方式開展評估工作。
在評估反饋會上,評估組指出,湖北十八里長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保護成效顯著,生態系統和重要物種棲息地保持穩定、珙桐、紅豆杉等主要保護對象得到了較好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持續增強、群眾生態保護意識明顯提高。同時,評估組對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保護、科考研究、智能監測、物種繁育、生態有效恢復等方面提出優化建議。希望保護區在積極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妥善處理好人與自然、發展與保護的關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師文明表示,我縣對評估組和專家們反饋的問題和提出的建議全盤接受,認真改進,不斷提升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和科研監測、科普科教水平,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的科學保護,扛牢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和使命。
十堰市生態環境局二級調研員蔡光耀,十堰市林業局副縣級干部饒豐,縣委常委、副縣長柯愛民參加相關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