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已于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對長江流域實行為期10年的禁漁政策,不同于一般意義上對魚類資源的保護,而是面向未來進行一番痛定思痛的補救。7月8日,縣融媒體中心邀請到了縣農業農村局就我縣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開展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訪談,而在禁漁禁捕活動中,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擔負起了重要的責任,今天我們也邀請到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萬孝群走進我們直播間,就相關情況和大家進行一個交流
一、在此次的禁漁禁捕工作中,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要擔負著哪些責任?
萬孝群:縣市場監管局擔負著對全縣市場和餐飲服務業的非法經營、銷售、加工水生野生動物鮮活產品的執法監管責任。重點體現在“三打擊”:打擊各類市場、超市、門店、電商平臺等非法銷售水生野生動物;打擊各類餐館非法加工水生野生動物;打擊非法制售“電、毒、炸”魚及“絕戶網”、“地籠”漁具等經營行為。
二、根據職能分工,市場監督管理局是從哪些方面來推進禁漁禁捕這項工作的開展呢?
萬孝群:主要從3個方面。(一)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加強對全縣市場主體和消費者的教育引導,充分利用宣傳手冊、橫幅標語、微信等形式,向群眾和市場主體廣泛宣傳全面禁漁禁捕政策,讓廣大經營者和消費者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和開展禁漁禁捕工作的重要意義,倡導不捕、不賣、不買、不食野生雜魚,提升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讓野生雜魚交易活動無處藏身。(二)嚴把市場準入關。一是對新登記的市場主體,在經營范圍或名稱中含有“捕撈”“野生”“水產”等字樣的新申請市場主體,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格市場準入。二是針對線下線上餐飲和水產品經營單位店招、名片上含有野生雜魚等禁用內容的問題,由執法人員逐戶“過篩子”排查,發現禁用內容的,責令經營者現場整改,督促經營者立即變更證照,更換店招,改到位、改徹底。截至目前,已在全縣范圍內篩查出已登記經營范圍含魚類產品、魚藥、魚餌、漁具的市場主體數106戶。(三)加強市場監管。一是聚焦重點場所,以水產制品生產企業、農批市場、農貿市場、商超、餐飲單位等為重點,開展水產品生產、銷售專項檢查,嚴格索證索票制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禁止銷售、收購、經營、加工水生野生鮮活魚類產品。二是聚焦平臺監測,充分利用互聯網廣告監測平臺,加強對電商平臺售賣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行為的監管,實時監測有野生魚類交易廣告行為,對監測發現的違法違規信息及時采取刪除或屏蔽信息、終止平臺服務等措施,同時對依法禁止出售、購買、利用的“野生雜魚”及其制品,以及依法禁止使用的捕獵工具,一律禁止發布廣告。三是聚焦流通環節,依法嚴厲打擊售賣毒魚、毒蝦非法藥品、地籠、絕戶網等非法網具及電魚器等非法捕魚設備的制售行為;嚴禁非法捕撈漁獲物入市銷售,嚴禁采購、加工、經營、利用非法捕撈漁獲物。四是聚焦消費引導,倡導消費者不吃,暢通12315等渠道,對涉及違反“禁漁禁捕”政策方面的投訴舉報,立即轉辦,即查即辦,主動曝光。
三、目前工作開展情況如何?下一步會采取哪些措施來推進禁漁禁捕工作取得進一步實效呢?
萬孝群:目前,我局已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不間斷市場巡查工作,同時按照“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原則,聯合個私協會成立四個專項工作組,先行對城區范圍內餐飲服務單位開展實地檢查與指導,要求各餐飲單位增強責任意識,簽訂《拒食野生雜魚承諾書》,張貼拒食野生雜魚宣傳頁,積極開展“拒食野生雜魚”宣傳并嚴格遵守禁漁禁捕各項規定,拒絕捕撈、出售、加工制售野生雜魚。截至目前,出動執法人員530人次,組織簽訂承諾書310余份,張貼宣傳頁560余份,檢査餐飲單位、水產品經營單位漁具經營單位共280余家。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突出禁漁禁捕工作“三個強化”:
一是強化宣傳引導,繼續加強宣傳讓禁漁意識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禁漁禁捕氛圍;同時暢通群眾舉報途徑,鼓勵群眾通過撥打12315熱線,積極參與舉報違法經營、銷售等行為。二是強化執法檢查,通過開展水產品交易市場、餐飲場所、電商銷售平臺、虛假宣傳和廣告等執法監管,以摸底篩查、日常巡查、網上排查、舉報調查、執法檢查等方式,動態掌握各類經營主體的經營情況,全鏈條打擊,把好從源頭到生產加工企業、餐館飯店、交易市場、電商平臺、廣告發布等各個環節執法檢查關口,按照“有案必查、有查必果”的要求,重拳打擊非法捕撈行為。三是強化部門聯動,建立信息交互機制,及時歸集信息向其他部門推送,通過聯合監管、聯合懲戒,營造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社會氛圍,促使市場主體主動落實主體責任。
長江“十年禁漁”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推動長江共抓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大舉措。市場監管局將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縣決策部署上來,聯合多部門組織開展集中整治,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把“禁漁令”落到實處,共同打贏禁漁禁捕攻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