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無聲
--記十堰市第三屆道德模范王大芝
王大芝是竹溪縣豐溪鎮豐溪村村民,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丈夫去世后,她帶著10歲的女兒和年過七旬的公公毛和易改嫁到李得才家,和李得才一起將無血緣關系的毛和易照顧得如同親生父親一樣。她積10年之時日,壘起一座孝的豐碑。在全市第三屆道德模范表彰大會上被評為孝老愛親模范。
一場意外
家里的“頂梁柱”沒了
1990年5月,20歲出頭的竹溪縣豐溪鎮豐溪村姑娘王大芝經人介紹,與本村小伙毛昌永結為夫妻。
第二年4月,可愛的女兒降生了?;楹蟮谒哪?,家境貧寒的毛昌永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蓋起了兩間土木瓦房,一家人從茅棚搬進了新房。
夫妻倆憧憬著,現在多打工多掙些錢,將來再蓋樓房,送女兒上大學……
但一個意外,把他們的理想擊得粉碎!1999年春,毛昌永到河北一家煤礦打工,當年冬天卻拖著一身傷病回家。原來,煤礦發生垮方事故,毛昌永牙齒全被打掉,臉部也多處受傷。礦上賠了點錢,讓他回家休養。
面對受傷的丈夫,王大芝全力照顧。礦上賠的錢很快用完,她便借錢為丈夫治療,還上山采草藥、四處尋偏方。在王大芝的精心照顧下,毛昌永漸漸康復,能夠自由行動了。
正當大家為毛昌永的康復而欣慰時,誰也沒料到,更大的災難在后頭。
當年12月20日,毛昌永一人摸黑到本村一位村民家參加吊唁活動,卻不慎摔下山崖,永遠地離開了親人。
家里的“頂梁柱”沒了。白發人送黑發人后,毛昌永的父親毛和易變得無精打采,整日唉聲嘆氣,茶飯不思,家人怎么開導都沒用。王大芝便拉著女兒來到公公面前說:“爸,你再不能傷心把身體拖垮了,要等著孫女長大成人、參加工作后好好孝敬你。你放心,昌永走了,我就是你的親女兒,有我一口飯吃,絕不讓你餓著?!?BR> 一如既往
她待公公像親爹一樣
王大芝不敢在公公面前露出半點悲傷,怕引起公公傷心。喂豬、收拾家務、照顧老小,還要耕種幾畝地,家庭重擔全壓在王大芝一人肩上,只有在照顧女兒熟睡之后,她才一個人悄悄地流淚。
看著苦苦支撐家庭的兒媳,毛和易有些不忍:“要不,你再找一個,把小孩帶過去,我跟我女兒過?!?BR>鄉親們看見王大芝為了孝敬老人,里里外外一肩挑,日子過得太清苦,擔心她終有一天會撐不下去,便紛紛前來給她說媒。
“遇到合適的再找一個吧,家里也好過些?!编l親們勸說。
“要嫁,我也要帶上公公,不接受他的,我堅決不嫁,我說過要孝敬他到老的。”王大芝鄭重其事地對每一位前來說媒的人說:“我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嫁必須答應我帶著公公一起嫁?!?BR>這樣“苛刻”的條件,讓幾個看中王大芝的人打了退堂鼓。
王大芝說:“那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候,我也想過活得太累,這樣做值不值得?但看到快70歲的公公還在操勞,看到可愛的女兒,心想,自己老了也想女兒好好照顧,為什么不教育女兒堅強、孝敬呢?所以我咬牙堅持下來。”
毛昌永的妹妹毛昌英執意要接父親去她家。經過考慮之后,老人作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他對女兒說:“這些年,大芝像親生女兒一樣照顧我,我舍不得離開這個家,更不想讓這個家就此解散。”
一個條件
帶上公公一起出嫁
有一位男子被她的事跡深深感動,把愛情的橄欖枝伸給了她……
這是一個純樸、忠厚的漢子,他就是王大芝現在的丈夫李得才。他是王大芝在農忙時請的主要幫工之一,干活特別賣力。
李得才也是豐溪村人,曾經與毛昌永一起到河北煤礦打過工,兩人親如兄弟。隨著認識的加深,李得才被王大芝的孝心與堅強打動了,托本村有聲望的老村長說媒。王大芝還是那個條件,沒想到李得才答應了。
2001年3月,沒有熱鬧的婚禮,王大芝帶著公公與10歲的女兒,與李得才結為夫妻。
王大芝和丈夫大事小事有商有量,家務事搶著干,有時還帶著老人、小孩,去李得才父母家看看。不管春夏秋冬,她都會在季節變換時給老人買衣服,逢年過節或公公生日,她都給他買點小禮物。毛和易牙齒不好,她就把飯菜煮爛一點,每次做好吃的菜,她總是教孩子先夾給老人吃。
2009年8月,王大芝搬進了現在住的兩層樓房。她專門收拾一間屋給公公當臥室,好方便照顧老人,可公公卻舍不得離開原來的家。后來,王大芝夫婦請村干部做工作,才“強迫”公公與他們住到一起。
“當時我父親說要跟著兒媳走!王大芝真不錯,把我父親照顧得蠻好?!闭f起嫂子王大芝,毛昌英激動不已。
其實,王大芝一家并不富裕,買房子還欠著3萬余元,但孝敬公公卻“寬裕”。近兩年,李得才到江西打工,王大芝一個人操持農活和家務。王大芝身體不太好,還患上支氣管炎,可她仍堅持一年喂3頭豬,養豬主要是為了一年到頭讓毛和易有肉吃。
2009年3月20日,毛和易突然臉色發白、嘔吐,痛得大汗淋漓,王大芝立即包車把毛和易就近送到陜西省鎮坪縣醫院治療,夫妻兩人輪換照顧老人。喂藥、喂水、喂飯,梳頭、洗臉、洗腳,端倒便盆、擦洗身子……他們的行為深深感動了同房的病人。
病友們都以為王大芝是老人的女兒,當得知她是老人的兒媳時非常驚訝:“兒媳能這樣照料老公公,真是不多見?!背鲈阂院?,毛和易的大小便不能自理,王大芝從沒有嫌棄過公公,就像親生女兒一樣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
同年8月初的一個晚上,毛和易在一次醉酒后,忽然摔倒在地,致腰部燙傷。聞訊后,王大芝和丈夫趕緊借來擔架,將老人送到附近衛生院醫治。由于老人身體虛弱,王大芝寧愿自己節儉一點,也要買來補品,給老人補身子。
如今,老人身體好多了,還能幫家里做一些家務活。
2011年春節,王大芝給公公買了一雙200多元的皮鞋??墒?,老人一直舍不得穿。這雙鞋成了老人的心愛之物,總是把它擦得干干凈凈地收藏起來。
毛和易逢人便夸:“沒有兒媳婦,我不可能活到今天?!眱合眿D已經成為老人所有的依靠,幾乎片刻離不了。
一份默契
夫妻攜手演繹孝道傳奇
5月17日,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湖北日報、湖北衛視以及本報在內的10家中央、省、市級媒體記者來到竹溪縣豐溪鎮豐溪村,專訪孝老愛親道德模范王大芝。
今年80歲的毛和易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王大芝把我照顧得很好,飯、肉總是煮爛了給我吃;李得才話不多,但煙、酒總是給我買齊,這么多年從沒說過我一句不是,比親兒子還好!”
原來,王大芝與李得才結婚的最初幾年里,毛和易舍不得離開老家,只過來吃飯,晚上還是回原來的家中休息。每天早晨接、晚上送,王大芝沒空時便讓李得才代勞,從未間斷過。同時王大芝堅持每星期為公公洗一次衣服,到了夏天每天洗兩至三次,每月洗一次床單,把公公的家收拾得跟自己的家一樣干凈、整潔。
“人老了,保證他有酒喝,有肉吃,照顧好他的身體,衣裳洗勤點,就這,也沒什么?!蓖醮笾フ劦绞畮啄耆缫蝗招⒕垂鸵讜r平淡地說。
“要說孝敬,其實他比我孝敬,我們現在基本上算是照顧三方老的,毛家、李家、王家。但是沒有一家老的說我們沒照顧好。”王大芝口中的“他”,自然是李得才。
“我和王大芝會給毛和易養老送終,我們雙方的老的,我們也盡力孝敬?!辈簧蒲赞o的李得才說。
“現在比原來強多了,大女兒在讀衛校,7歲的小女兒李金林也上學了?,F在國家政策好,我和李得才兩個人勤勞些,日子會越過越好。”王大芝對未來充滿希望。
王大芝孝老愛親的感人事跡,受到鄉親們的一致好評。如今,她成了十堰市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她雖然每日辛勞,但家庭和睦,照顧公公成了她每日生活的重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