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中國傳統(tǒng)清明節(jié),麻摩師傅龍顯燕從清晨6點一直忙到10點多,終于掙到能買一桶機油的錢了。麻摩,是一種三輪摩托車,介于兩輪摩托車與微型小汽車之間,在山城竹溪,沒有的士,這種三輪摩托車就起到的士作用,既方便乘客,又讓象龍師傅這樣的人能夠就業(yè)。
車子早該換機油了,去把油換了吧。換油時,龍師傅在車子的后座看到一個棕色錢包,錢包里有各種銀行信用卡五、六張和李姓、曾姓男女身份證各一張。身份證顯示,失主分別是十堰市茅箭區(qū)和竹溪縣十字街人。龍師傅心想:失主肯定是清明節(jié)放假,回老家掛親,不慎將錢包丟在了車上,現(xiàn)在一定非常著急,必需盡快找到失主。于是,他就按照早晨拉乘客的路線,原路再跑一遍,看有沒有焦急尋找東西的人。一路跑下來,已近中午1點,沒有發(fā)現(xiàn)“可疑”之人。
怎么辦?再查看錢包,發(fā)現(xiàn)有一張紙上寫有一個手機號碼,是農(nóng)行泉港支行的吳女士,外地號碼。說不定與失主是朋友或認識,打過去問問吧。電話撥通后,對方說不認識,但為什么會有她的手機號呢?吳女士說可能是她的客戶,但信息儲存在單位電腦里,現(xiàn)在是清明節(jié)放假,需要第二天上班后才能查到。于是,請吳女士查到后盡快聯(lián)系。
第二天上班后,依然未接到來電,龍師傅有些著急了,再次撥通吳女士的電話,對方詢問姓名,焦急中龍師傅只報了李姓失主的姓名,對方反饋不是她的客戶(后來得知,曾姓女失主曾在網(wǎng)上購買過她的產(chǎn)品,并匯過錢),留有電話號碼的線索中斷了。龍師傅在大腦中緊急搜索著辦法,假期已到,失主肯定著急。他再次把目光聚集到自己撿來的錢包上,希望它能提供找到失主的有用線索。突然,一張縣機關幼兒園的收款收據(jù),呈現(xiàn)在龍師傅的眼前,心想:該幼兒要么是失主的孩子,要么與失主存在某種親屬關系。于是,立即驅(qū)車前往,幼兒園的老師效率極高,很快得到證實,該幼兒的母親曾某不慎將錢包丟失,正焦急萬分。失主聽說自己的錢包失而復得,非常高興。銀行卡、信用卡上有幾十萬元,老公在深圳打工,是自己家庭的全部積蓄,錢包里有自己和老公的有效身份證件,如果被壞人撿到,后果不敢想象。
失主從龍師傅手中接過錢包后,感激不盡。當即拿出現(xiàn)金表示感謝,龍師傅婉言謝絕了,說:“任何人碰到這種事情,都會想辦法找到失主的!”(縣委黨校李才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