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榮
回想小時候,總有一幅印象特別深刻的畫面:時常,在父親的對面,我正襟危坐,安靜地聽著父親娓娓而談:“小孩子一定要誠實,任何時候不要撒謊,因為謊言一旦被揭穿,以后就沒有人會相信你了;對人一定要真誠,不管別人怎么對你,你都要首先對別人真誠友好,不能心存邪惡,不能有損人、害人之心;要善良,有同情心,不能欺負弱小,力所能及地幫助需要你幫助的人;要踏實,做事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投機取巧、急功近利,要懂得吃虧是福,不能貪小便宜……”諸如此類訓誡式的“談心”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每次的訓誡內容不同,其實主題沒變,現在歸納一下應該是做人的“真、善、美”吧。
年幼時,總是聽到周圍的大人們夸我是個極懂事的孩子,所以不管走到哪里常常備受歡迎,想想這與父親的訓誡應該有很大的關系。成年后,步入社會,當受到委屈,當陷入低谷,當處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時,父親的那些話就像導航一樣時時提醒我該朝著哪個方向繼續前進。現在,自己有孩子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不由自主地將父親的那些訓誡用到孩子身上,孩子一天天成長起來,健康、陽光、快樂、向上,這些東西在孩子身上閃閃發光,我欣慰而驕傲,幸福而滿足。
如今,在這個信息爆炸、物欲橫流的時代,些許人可能會收起父輩們的諄諄教誨,認為那些所謂的訓誡束縛了獨生一代們自由翱翔的翅膀。于是乎,放眼望去,發現身邊道德滑坡、陋習頻現、公德心缺失、世風日下的現象無時無刻不刺激著我們的眼球,沖擊著我們的生活,挑戰著我們的承受極限。“老人倒了,扶還是不扶?”成了我們熱議的話題,“公交車上為老人、孕婦讓座”成了我們呼吁的事情,旅游景點白色垃圾每天以噸來統計,藍天白云被霧霾遮擋了,食品被轉基因了,癌癥越來越普遍了,我們的生命越來越沒保障了……因此,我們不得不駐足回首,人們開始懷念曾經純真而簡單的快樂,留戀鄰里之間你來我往的嘮嗑,回味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成就感,過去那恬靜而美好的生活溫暖著一代又一代人。我們開始意識到,生活需要真、善、美,現代文明需要對接傳統文明,而傳統文明的種子需要借助每個人的力量去播撒。如果我們每個人把“真、善、美”當作正確指引自己前進的導航,那么生活將是和諧而有序、文明而建康的,幸福之花會盛開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作者單位:竹溪縣文明辦)
年幼時,總是聽到周圍的大人們夸我是個極懂事的孩子,所以不管走到哪里常常備受歡迎,想想這與父親的訓誡應該有很大的關系。成年后,步入社會,當受到委屈,當陷入低谷,當處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時,父親的那些話就像導航一樣時時提醒我該朝著哪個方向繼續前進。現在,自己有孩子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不由自主地將父親的那些訓誡用到孩子身上,孩子一天天成長起來,健康、陽光、快樂、向上,這些東西在孩子身上閃閃發光,我欣慰而驕傲,幸福而滿足。
如今,在這個信息爆炸、物欲橫流的時代,些許人可能會收起父輩們的諄諄教誨,認為那些所謂的訓誡束縛了獨生一代們自由翱翔的翅膀。于是乎,放眼望去,發現身邊道德滑坡、陋習頻現、公德心缺失、世風日下的現象無時無刻不刺激著我們的眼球,沖擊著我們的生活,挑戰著我們的承受極限。“老人倒了,扶還是不扶?”成了我們熱議的話題,“公交車上為老人、孕婦讓座”成了我們呼吁的事情,旅游景點白色垃圾每天以噸來統計,藍天白云被霧霾遮擋了,食品被轉基因了,癌癥越來越普遍了,我們的生命越來越沒保障了……因此,我們不得不駐足回首,人們開始懷念曾經純真而簡單的快樂,留戀鄰里之間你來我往的嘮嗑,回味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成就感,過去那恬靜而美好的生活溫暖著一代又一代人。我們開始意識到,生活需要真、善、美,現代文明需要對接傳統文明,而傳統文明的種子需要借助每個人的力量去播撒。如果我們每個人把“真、善、美”當作正確指引自己前進的導航,那么生活將是和諧而有序、文明而建康的,幸福之花會盛開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作者單位:竹溪縣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