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昆明十堰商會先后在十堰投資10億巨資,興建東盟工業園、云燕農博園和盛世唐 城物流園3個項目。如此“大手筆”不禁讓人連連稱奇。記者日前走近了昆明十堰商會的“ 掌門人”邵吉銀,了解到他從一個窮苦孩子成為億萬富翁的傳奇人生。
學藝受騙
無奈青年欲跳江輕生
1967年12月,邵吉銀出生于竹溪縣縣河鎮一個貧窮的農家,少年時代極為不幸,8歲時 母親病逝,11歲那年右腿被摔骨折。1984年夏又突然犯病,在病床上整整躺了3年,最終經 過刻苦的訓練甩掉雙拐。為了生計,他先后跟人學過修表和木匠,但均因種種原因而中途 放棄。
19歲那年,邵吉銀前往遠嫁在隨州的姐姐家,看到城市的繁華,思想發生了徹底改變 ,決心走出大山。此時,收音機里一條關于武漢市一個無線電修理班招收學員的信息,引 起了他的興趣,但170元的學費卻又讓他犯難。正當邵吉銀為學費一籌莫展時,殺豬的父親 收集的豬鬃為他帶來了希望。在一個夜晚,趁父親外出,邵吉銀偷偷將豬鬃賣掉。臨走前 ,他給父親留下了一封“絕筆信”,悲壯地出行了。
邵吉銀揣著學費,酬躇滿志。他坐車到了武漢,而后直奔校區。誰曾想,在車上,他 遇到了幾個“賭博”騙子,沒有經驗的邵吉銀,分幾次押上了身上的錢,結果“輸”了個 精光。
車到長江大橋時,幾個人下了車,邵吉銀拼命追著要錢,遭到對方一頓毒打。沒有了 學費和路費,不僅技術學不成,更回不了家,邵吉銀絕望之極。望著江水,淚流滿面的他 將心一橫,準備縱身一跳了卻生命。正當他往下跳的時候,突然被身后守橋的戰士抓住。 守橋戰士對其進行了勸說,并將他送到了車站,給了他回家的路費。
闖蕩云南
5元運費讓他發現商機
邵吉銀漸漸步入到打工的行列,他先后到武漢、廣州、福建等地打工,幾年后回到家 鄉結婚成家。
1990年,邵吉銀聽說昆明氣候溫和,景色秀麗,發展的機會多一些,也更適合自己的 身體狀況,于是與一工友相伴到昆明“淘金”。
在昆明一個建筑工地干了將近一個月,邵吉銀發現有不少十堰老鄉在那里販菜,不僅 比工地干活掙錢,而且輕松自由,于是他便和弟弟干起了販菜的生意。由最開始的挑菜賣 ,到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馱菜賣,再到將二手自行車改裝成三輪車,邵吉銀的販菜生意“ 越做越大”。
有一天,有個人給5元運費請他運一點貨。邵吉銀欣然同意,不一會他就將貨物給對方 運到了目的地,這時他發現:用三輪車運貨比賣菜來錢更快,且沒有什么風險。于是他抱 著試試看的想法,騎著三輪車來到了昆明市貨運比較集中的地帶等待生意。第一天,邵吉 銀就掙了20多元,這跟當時賣菜相比要強得多,收入更高,而且更輕松自由。就這樣,憑 著一輛改裝的三輪車,邵吉銀每天早出晚歸,晚上十點多才回家,一個多月下來,邵吉銀 有了1000多元的積蓄。
不久,邵吉銀買了一輛人力三輪車,持證經營。生意有了保障,收入比以前更可觀了 。邵吉銀又將妻子接到了昆明,開了一家小商店,經營煙酒副食及冷飲,而他則仍然幫人 拉貨。
家鄉的人看到邵吉銀在昆明干得不錯,于是紛紛投奔他,也做起了人力三輪車運貨生 意,邵吉銀則順理成章地成了“車夫老大”。1991年,邵吉銀和老鄉們在那里成立了十堰 三輪車隊。
1994年,邵吉銀一位在云南的親戚開了一家汽配公司,正缺人手,看到他誠實、勤快 ,便讓他去當業務員。憑著聰慧的大腦、辛勤的工作,邵吉銀很快成為這家汽配公司的業 務骨干。在這位親戚的公司,邵吉銀的業務能力很快得到提高,他不斷地拓展業務領域, 到1994年底,他已將業務做到了周邊省市,遍及貴州、四川、廣西等地,在與眾多客戶的 交往中,他掌握了汽車及配件行業的經營訣竅,發現汽配行業利潤可觀,前景看好。
3萬元起家
汽配市場掘得第一桶金
幫人經營汽配生意讓邵吉銀大開眼界,也萌生了單干的念頭。機會不期而至,1995年 ,昆明汽配市場有一間門面出租,房租連同轉讓費共需3萬元,邵吉銀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他認為憑借自己的能力能夠將這個門面經營得更好,于是他同那家汽配店簽定了門面轉讓 合同。
付給對方房租及轉讓費后,邵吉銀幾乎“兩手空空”。沒有現貨,也沒有流動資金, 邵吉銀只有憑借自己積累的人脈關系先向別人賒來汽車配件,許諾月底結賬。當年3月18日 ,他的汽配店正式開張,他以誠信服務、笑待客戶的方式,開業即迎來了開門紅,當天即 售出4000多元配件,他當即前往廠家結賬,他就是以這樣的行為取得了廠家的信任。第二 天,6000元;第三天,8000元……因為薄利多銷,他的生意直線上升。到1996年,短短兩 年時間,他的經營領域由汽配向整車銷售拓展,市場由昆明向整個云南擴大……他陸續成 立了4家分公司,每年有幾百萬元的進賬。
1998年,邵吉銀經營起了酒樓。在投資酒樓時,他發現雖然生意很好,但要付給房主 高額的租金,致使收益甚微。同時,他也悟出了另一個商機:蓋房子。
這一年,他開始進軍房地產業,從事旅游地產的開發。邵吉銀開始在昆明商界嶄露頭 角。恰好這一年,昆明房地產市場開始升溫,邵吉銀意識到新的商機來臨。他便在鞏固原 有產業的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取得了昆明六甲開發區的土地使用權,他瞄準工業房產,大 膽投資,通過先向入租方借錢抵租金的方式在開發區建了20多個廠房,資金一下子盤活。 這一年他先后開發了200多畝土地,建起工業廠房,然后出租給別人辦工廠,獲益頗豐,一 舉成為身家數千萬元的大老板。
成立商會
旗艦搏擊迎風浪
在汽配經營中掘得第一桶金,在房地產開發中壯大實力,也讓邵吉銀積累了豐富的經 驗。一位朋友看到邵吉銀的發展勢頭后向他建議:十堰有這么多人在昆明,何不成立一個 十堰商會?邵吉銀一想,是啊,在昆明從事汽配行業的十堰人達五六千人,成立商會既可 組成聯合艦隊抗擊風浪,又能整合力量,進一步將汽配產業做大,何樂而不為?
邵吉銀東奔西走,在十堰老鄉中游說,很快一呼百應,2004年4月18日,昆明市工商聯 十堰商會正式成立,邵吉銀全票當選會長。這也是湖北省在外地的第一家商會。
昆明十堰商會成立后,邵吉銀便考慮為十堰人做些事情。他依托商會,聯合商會會員 成立了昆明車城經貿公司,并出任董事長。他組織資金1億多元建成了占地300多畝,集整 車銷售、配件經銷、大型停車場、信息物流、十堰會館、溫泉桑拿、餐飲住宿于一體的昆 明十堰汽配城,改寫了湖北汽配在滇散亂無序的歷史,樹立了統一品牌,提升了行業形象 。經過一年的運作、經營,汽配城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十堰人在汽配城大展宏圖。
近年來,以昆明十堰商會為依托,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