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內助’,你歇一會兒,看你這樣悉心照顧我,真不知該如何報答你!”癱瘓臥床20多年的竹溪縣龍壩鎮重度殘疾人羅小恒對照顧他三年多的魏秀芝感激地說。
羅小恒癱瘓后,妻子離他而去,魏秀芝受縣殘聯雇請每周都到他家給他送藥,為他做可口的飯菜,幫他洗衣服、打掃衛生,無微不至地照顧他。羅小恒親切地稱她為“賢內助”,魏秀芝也不反感這樣的玩笑,她覺得這是照顧對象對她的認可。

婆婆癱瘓精心照顧“婆婆就是我的親媽
”2008年的一天,魏秀芝和丈夫在地里勞作,突然聽到鄰居大喊:“你們家里有人摔倒了,快回去看看!”兩人飛快趕回家,只見婆婆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年幼的兒子在旁邊嚇得哇哇大哭。夫妻倆迅速把老人送到醫院搶救,經檢查,婆婆患腦梗,住院多日,總算保住了性命,但從此癱瘓,臥床不起。
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這家人原本平靜的生活。從那時起,魏秀芝便每天悉心照料婆婆。

“媽,該翻身了……”因擔心婆婆長褥瘡,魏秀芝用力翻動婆婆的身體,然后拿來枕頭墊在婆婆的腿部和腰部,最后再把被子蓋好。忙完這些,魏秀芝已是滿頭大汗。
魏秀芝總是把婆婆的屋子收拾得干凈整潔,在婆婆的床頭擺放茶杯、紙巾等用品,讓她伸手就能拿到。
為了生計,丈夫長年在外務工,照顧一家老小的擔子都壓到魏秀芝身上。“再艱難,生活還得繼續,如果我不撐下去,這個家就垮了。”魏秀芝說,“婆婆常年臥床導致消化不良,只能少吃多餐,我一天要給她做四頓飯。老人醒得早,我每天早上四點就得起床給她做飯,喂完飯再叫小孩起床。”

魏秀芝的鄰居向記者介紹,婆婆需要吃哪些藥,什么要忌口、什么可以多吃,魏秀芝都清清楚楚,并按照醫生的叮囑安排妥當。睡前喂婆婆喝牛奶,冬天給婆婆腳頭放熱水袋捂腳,魏秀芝總是事無巨細。
“婆婆癱瘓了這么多年,身上沒有一個褥瘡,常年照顧沒有一句怨言,我們都很敬佩她。”鄰居陳大爺說。左鄰右舍都被魏秀芝的舉動感動,都夸她是村里最孝順的媳婦。有人問她累不累,她總是笑著說:“人都有老的時候,孝敬老人是晚輩應該做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婆婆就是我的親媽。”
魏秀芝照顧婆婆多年,婆婆臨終時拉著魏秀芝的手說:“你是我的兒媳婦,也是我的女兒,有你在身邊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分。”
丈夫患癌悉心呵護“這些都是我應盡的責任”
2011年,魏秀芝婆婆去世時,她的大兒子才剛四歲,丈夫因身體不適從外地回家休息。在魏秀芝的一再催促下丈夫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他身患纖維癌。
丈夫剛確診時,魏秀芝記不清自己哭了多少次。但在她心中,從未想過放棄丈夫。
“你能說會干又年輕漂亮,家里這個樣子,你怎么不選擇離開?”前些年,身邊人都十分心疼這個堅強又善良的女人,紛紛勸魏秀芝離開這個看不見希望的家庭。
“丈夫是個勤快人,瞞著我們一直干體力活才耽誤了病情,我不能拋棄他,永遠也不會!”魏秀芝說。

丈夫患病后,魏秀芝種烤煙、賣菜、喂豬、到工地務工,花了整整7年時間才還清為丈夫治病欠下的債務。“盡管要照顧丈夫,自家也有大量的農活要忙,但是不管哪家辦紅白事,魏秀芝總是積極幫忙。”鄰居吳紅說。
一次,魏秀芝到縣城幫老鄉辦完喜事后,騎著三輪車急急忙忙趕回家中,把一些零食放在桌子上,招呼丈夫先墊墊肚子,轉身就要去廚房做飯。這時,細心的丈夫發現妻子手上鮮血直流,立馬拖著瘦弱的身體進屋拿來碘伏為妻子手上的傷口消毒。
當丈夫知道妻子是怕自己挨餓,所以騎車慌了手腳,摔了一跤導致手掌擦破出血時,滿眼都是心疼。“這點傷不要緊,過兩天就好了。”堅強的魏秀芝笑著安慰丈夫。
“她是一個勤勞善良的女人,不僅不愿麻煩別人,還總是幫助他人。”表姐提起魏秀芝忍不住掉下眼淚。

在魏秀芝的悉心照料下,丈夫與病魔抗爭了12年,直到去年去世。這么多年來,親戚鄰里被魏秀芝的善良深深感動,每當魏秀芝家里遇到困難,親戚鄰里總會伸出援手,這些她都默默記在心里。
魏秀芝回憶起過往,感慨地說:“我從沒覺得苦,作為妻子,照顧生病的老公,作為兒女,照顧年邁的父母,這些都是我應盡的責任。”
在當地鎮村、親戚鄰居的關心幫扶下,魏秀芝家蓋起了新房,兩個兒子也漸漸長大,大兒子在北京郵電大學讀書,小兒子在竹溪縣讀高中,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她肩上的擔子終于輕了一些。
知恩報恩助人為樂“給殘疾人帶去關愛和快樂,我覺得十分開心”
魏秀芝“淋雨”時,別人給她“撐過傘”,幫她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所以她暗下決心,以后不管生活多么困難,都要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
竹溪縣殘聯托養了300多名特困重度殘疾人和孤殘兒童。2021年,縣殘聯在社會上招募富有愛心的人士參與照料服務,魏秀芝聽說后第一時間報了名。
在城關鎮殘疾人胡華山家里,魏秀芝一邊給他洗衣服,一邊和他聊天說笑,親密得如同一家人。“今天天氣好,一會推你出去曬曬太陽,呼吸下新鮮空氣。”魏秀芝笑著說。

“干這個活,不僅要用心,更要用情!魏秀芝就是這樣照顧殘疾人的。”竹溪縣殘聯理事長郭照對魏秀芝如此評價。
“這些殘疾人生活不易,通過我的努力,給他們帶去關愛和快樂,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在工作中,魏秀芝除了照顧這些重度殘疾人的日常生活,更多的是給他們關懷和溫暖。
“照顧殘疾人要像對待孩子那樣多點包容,少點計較。”魏秀芝說,她和其他同事的日常工作是照顧80多名重度殘疾人的飲食起居。“我們這里從事托養工作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大,有些來應聘的人干不到半天就走了,像魏秀芝這樣能夠踏踏實實干下來的,為數不多。”郭照說。
魏秀芝除了做好日常護理工作,還常常利用休息時間給服務對象“開小灶”,帶他們去周邊的公園游玩。對于他們的需求,魏秀芝總是事事有回應。在日常照料中,魏秀芝跟這些殘疾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她人好心善,經常帶我們出去玩,幫我們買水都是自己掏錢。”龍壩鎮重度殘疾人羅小恒說,“和她在一起,我們感到特別親切,她會帶大家唱歌,給我們剪指甲,和我們聊天,就像親人一樣。”
羅小恒是魏秀芝服務對象中比較特殊的一個,臥床20多年,大小便失禁,很多家政人員去一次就放棄了,但魏秀芝不嫌臟、不嫌苦,連續照顧了他三年之久。

初次到羅小恒家中,魏秀芝就將屋里屋外打掃干凈,之后堅持每天幫他換洗衣服。魏秀芝還經常抽時間為羅小恒量血壓、修電視、取藥、理發等等。她總說自己少休息一會兒,就能幫羅小恒多做些事。每次魏秀芝到來,羅小恒都非常開心。
一次魏秀芝去給羅小恒服務,敲門卻沒有回應,她擔心羅小恒安全,便繞到窗戶向屋里觀察,發現羅小恒摔倒在地,便立刻聯系其家屬。待家屬趕來將門打開后,魏秀芝第一時間檢查羅小恒的身體狀況,確定他沒有受傷后,將他慢慢扶到床上,收拾干凈房間,趕緊給他做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
羅小恒經常說:“小魏啊,你悉心照顧我日常生活,要是沒有你,我恐怕活不了這么長時間,你比我親人還親。”

在承接重度殘疾人的家政服務工作中,魏秀芝將“主動服務、精準服務、耐心服務”的工作準則牢記心中,努力給殘疾人帶去溫暖。“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這是魏秀芝服務過的殘疾人對她的由衷稱贊。
“每個人都有困難的時候,我看到他們就想起我的婆婆和老公,通過我的努力,給這些殘疾人帶去關愛和快樂,我覺得十分開心。”魏秀芝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