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的醫療經費補償是降低醫療費用的關鍵。近日,筆者從縣醫改辦獲悉,我縣已初步建立了多渠道的醫療經費補償機制,看病難、治病貴的難題正在逐步破解。
一是財政補。按照《竹溪縣鄉鎮衛生院2011年經費補償方案》,結合調查摸底情況,核定2011年度經常性醫療收支差額政府補助1365萬元(含離退休費用652萬元)。
二是基金補。調整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落實醫保支付政策,在不增加病人負擔前提下,拓寬基層醫療機構經費補償渠道。2011年預計通過醫保基金補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經費為175萬元。
三是公益補。根據年初下達的基層衛生單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依責定補,全縣預計補助公共衛生服務資金350萬元。
四是購置補。逐步加大基層衛生院醫療設備政府投入,衛生主管部門正按“規模適度,設備從優,提高質量,持續發展”的原則,編制基層衛生單位設備購置五年規劃,基層衛生單位的醫療條件改善,技術手段提高將納入財政預算,并逐步增加投入。(萬能、董靖)
我縣初步建立良性醫療經費補償機制
時間:2011-10-14 08:00:53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