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在江蘇沛縣鹿灣鎮大羅村,村民李世軍死在了李連家的臥室門口。警方后來查明兇手正是李連。讓警方想不到的是,在警方調查期間,大羅村全體村民聯名寫信,希望警方不要追究殺人兇手李連的刑事責任。2011年8月4日,當逃到新疆的李連最終被警方抓獲,他又會面對怎樣的命運?
壯漢死在臥室門口
“死人啦,趕快去派出所報案。”1994年3月3日,沛縣鹿灣鎮大羅村李連家突然傳出一陣驚叫聲。
警察調查得知,在李連家臥室門口死掉的身體壯碩的男子叫李世軍,和李連屬于同族。警方現場勘查后認定,李世軍是被人用鈍器打擊致死的,而且力度很大,看來是奔著殺死李世軍的目的來的。和以往的兇殺案件不同,民警們在調查取證時,聽到的卻多是“李世軍該死”的聲音。這又是為何?
惡徒頻頻上門騷擾妻子
1994年春節,對于李連來說,是個特別糾結的節日。“這一年春節,我從村里人異樣眼光和議論中,知道我愛人有了別人。”從妻子王慧口中,李連了解到:1993年9月20日,王慧收完稻子,回家吃過晚飯,早早上床睡覺了。門是什么時候被撥開的,她根本不知道,當有人爬到她的床上,她才聽出是李世軍。她極力反抗,李世軍發狠道,“你敢不從,我殺了你,連你的孩子也殺死。”在恐嚇中,王慧被強暴。
因為李連在縣里上班,不常回家,李世軍經常爬墻進入王慧家。有一天夜里下著雪,李世軍把王慧從屋里拉出來,讓她赤腳站在雪地里,就因為王慧反抗。警方記錄表明,李連在得知此事,曾于1994年2月24日到李世軍家打了他兩巴掌。
妻子挨打他不敢出手
李世軍被李連打了之后,連續幾天,李世軍都到李連家去鬧,聲稱這事不能算完。
1994年3月1日,王慧回家,看到李世軍坐在她家門口,并讓王慧開門,王慧以沒帶鑰匙為由回到婆婆家。李世軍跟著過去大聲吵鬧。
3月2日,王慧在鄰家商店里閑聊,李世軍見后,嘴里罵著上去就是一巴掌。王慧跑回家,李連問清什么事,要去找李世軍,被王慧抱住,“他是個賴皮,咱惹不起他。”中午,李世軍又跑到李連家威脅道,“到任何時候,我跟你都不能算完!”
當天下午,李世軍找到李連說,“我把媳婦讓你,咱倆算扯平。”警方雖然沒能證明這件荒唐事情是否真的發生過。但就在當晚,李世軍爬進李連家的院子,敲開門說:“你強奸了我媳婦,我得告你,咱上派出所。”
三個人出了大羅莊,又走了一段路,李世軍突然不愿意走了。王慧問他:“你不去,俺走了?”就在李連面前,李世軍抓住王慧就打,李連看著哭喊著挨打的妻子卻沒敢相助。
揮起鐵棍,他一陣猛砸
1994年3月3日早晨7點多,李世軍敲開李連家的門。
“你別這樣鬧了,我們都有孩子,不好。”“今后,我跟你媳婦睡覺,你不能管,你管,我就揍你!”“俺惹不起你,躲著你行吧。俺這就借錢,明天搬出去。”“你走,也不能叫你媳婦走,只要她敢走,我就揍死她!”
聽李世軍這樣說,王慧不服氣地回應了一句,“俺走,你還攔著?”李世軍抓起小板凳就砸王慧,砸得她抱頭大叫。
李連再也忍不住了,抄起頂門的一根鐵管向李世軍砸去,“你敢打我,我非把你一家人治死不可!”李世軍惱羞成怒。“你敢!”被徹底激怒的李連硬硬地回了一句話,揮起手中的鐵棍,向李世軍頭部砸了過去。
血案就這樣發生了,隨后李連選擇了逃跑。
村民希望能寬大處理
警方在現場調查時,愈發感到這起兇殺案和其他案件的不同之處,“村民們多是指責受害人,明顯是幫著李連說話。”
為什么一名故意殺人的嫌犯,竟能得到村民們的集體保護?警方了解到,在縣水利部門上班的李連木訥老實,是村里公認的實在人。同樣,王慧雖不是本地人,但她因勤勞善良,和四鄰相處得十分融洽。
對李世軍這個人,村里人的評價竟然是“死有余辜”。多名村民向民警證實,李世軍在霸占李連妻子之前,用同樣的手段侮辱了本村其他幾位女村民。
一位警官介紹,在他們對李連實施抓捕期間,一張印有全體村民手印的請愿書被送到縣公安局。在請愿書上,村民們說道:“本村全體百姓,自愿為李連擔保,希望公安機關能結合實際,對他寬大處理。”這些情況,在外逃亡的李連并不知道。
他成了當地“名廚”
李連上了一輛開往山東的客車,后來流浪到一處窯廠。一個護廠的老人看他衣衫單薄,就安排他在此做活。這是李連逃亡后的第一份工作,但他沒敢在這里呆太久,隨后來到河南三門峽市,在一個工地上干小工。兩年后,他逃到重慶,在萬盛擺地攤做水果生意。一次偶然的機會,李連在街上遇上鄰村熟人,他立馬直奔新疆。他先干建筑,后學廚師。李連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李林。由于好學肯干,很快他成了當地有名的廚師。2004年,他結識了飯店服務員梁琴,很快,兩人墜入愛河。
2011年六月份,李連應梁琴家人的要求,開始籌辦婚事。8月4日,沛縣警方根據線索找到了李連。
妻子將“未婚妻”接回家
8月18日,梁琴從新疆趕到沛縣看望李連。李連的結發妻子王慧把梁琴看做親妹妹,把她接到家中。44歲的王慧仍是獨身一人,歷盡艱辛將3個孩子拉扯成人,結婚生子。
梁琴了解事情的經過后,并不后悔和李連認識。在請求探視李連未果后,梁琴說,“我打算等他出來,看著他回到自己妻兒老小身旁。”
李連離家17年,他清楚地記得每個孩子的出生日期,一提起孩子,李連總是嘆息。他說,孩子和妻子就是不認他,他也能理解。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據《現代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