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等網站報道了我縣十八里長峽雙胞胎村的趣聞,這里特別轉發:
湖北1村71戶人家有11對雙胞胎 世代喝高山泉水
湖北竹溪小山村71戶人家有11對雙胞胎
特約記者徐雁初 通訊員趙璞玉
群山環抱,景色秀美
一個方圓只有2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幾十年來竟先后誕生了10多對雙胞胎,令人稱奇。3月23日、24日,筆者對這一神秘的“雙胞胎村”進行了探訪。
小村名叫雙坪村,71戶人家,400多號人。地處秦巴山腹地,深藏在竹溪縣十八里長峽省級自然保護區境內。
3月23日上午,筆者從十堰城區驅車300多公里,穿過座座高山,一路顛簸來到雙坪村。這里群山環抱,樹木青蔥,宛如世外桃源。
十八里長峽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雙坪管理站站長、今年54歲的張安友自告奮勇給筆者當起了“向導”,他說∶“幾十年來,這個村先后出生了11對雙胞胎,他們住在什么地方,我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年齡最大的雙胞胎已72歲了
車子穿過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在一大片斜坡莊稼地邊停住了。開車的師傅往上一指說,這個村的雙胞胎中,年紀最大的李坪貴老人就住在那里。
陡峭的山腰上,聳立著三間土木結構瓦房。屋前是一小片竹林,屋后緊靠著險峻的高山,山上樹木蔥郁。這里海拔在1700米以上,站在房前,一切盡收眼底。記者沒有見到老人,她一大早就背著背簍攀上房后海拔1800多米的大山撿葛藤葉作喂豬的飼料。
李坪貴、李坪珍兩姐妹1937年7月出生,現在72歲。今年52歲的李坪堂是李坪貴的堂弟,他告訴筆者:“嬸嬸在懷她們姐妹的那段時間,沒感覺和懷前面的孩子有什么不同。那個時候,農村人比較窮,哪還有經濟能力去醫院檢查?直到生的時候才知道是雙胞胎。”他還說,他大堂兄的三兒子從村里搬到外地居住,也生了一對雙胞胎。
據李坪堂介紹,堂姐李坪珍約1.43米的個子,1993年隨次子搬往荊州居住。李坪貴雖然已經70多歲了,仍然耳不聾眼不花,身體一直很好。
親兄妹分別生下龍鳳胎
“席醫生在家嗎?你看我媳婦腿傷是否還需要打針?”“好好,我來看看再說。”隨著一聲爽朗的回答,身體瘦高的席章金醫生快步從二樓走了下來。
見有陌生人來訪,他趕忙要他愛人趙正香招呼我們進了里屋。
今年54歲的席章金和48歲的趙正香是地地道道的雙坪村人。年過半百的他,當了幾十年的醫生,是幾個孩子的父親。
席章金介紹,1987年2月,妻子趙正香經過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對“龍鳳胎”,兩口子喜不自禁,但又怕女孩多了不好養(此前夫妻二人已有兩個女兒),就讓哥哥跟隨父姓叫席均,妹妹隨義父姓起名龔艷。
巧的是,1988年11月,趙正香的哥哥趙正貴的妻子鄧錫鳳竟然也生下“龍鳳胎”——姐姐趙敏,弟弟趙偉。趙正貴也居住在雙坪村,今年50歲,是竹溪向壩派出所民警。妹妹、哥哥先后都生下“龍鳳胎”,這在當地成了熱門話題。
妹妹生的“龍鳳胎”,兒子席均現在武漢理工大學讀書;女兒龔艷從十堰市高級技校畢業后,在竹溪縣兵營鄉衛生院工作。哥哥生的“龍鳳胎”,女兒趙敏現在武漢一所大學讀書,兒子趙偉從部隊轉業后在十堰市高級技校讀書。
據趙正香介紹,她過去生單胎懷了9個月,而生這一對“龍鳳胎”時懷了10個月。更讓她哭笑不得的是,兒子席均3歲的時候,看見妹妹龔艷穿裙子,也鬧著要父母給他買裙子穿,父母哄不住他,只得給他買了一件跟妹妹一樣的裙子給他穿。
趙正香說,兩個孩子不僅長相相似,性格也一樣,還有“心靈感應”。每次,兩個孩子有一個給家里打電話后,另一個沒過多久也會打電話回來。前不久,席均因為一次意外將肩膀摔傷在醫院治療,龔艷隨后打電話說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的肩膀也好痛……
母女兩代均生下雙胞胎
“要數最神奇的,還是我們村的姚正秀老人,她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女兒徐連英出嫁后,竟然也產下一對雙胞胎。”張安友說。
家住雙坪村4組的姚正秀,今年63歲。老人于1972年生下了雙胞胎徐連杰、徐連桔姐妹。
據姚正秀的小兒子徐連洪介紹,徐連杰、徐連桔雖然相貌相似,性格卻不一樣,徐連杰個性剛強,性子急;徐連桔溫柔賢淑,性子慢。長大后,徐連杰嫁到本村5組,1989年搬到荊州;徐連桔則嫁到鄰近的重慶巫溪。
母親生了一對雙胞胎倒也罷了,奇的是在1986年,徐連洪的另一個姐姐徐連英結婚后,居然也產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徐連英產下女兒劉會艷后,以為完成了生產,誰知肚子又開始疼痛。原來肚子里有個雙胞胎妹妹還沒有生下來。如今,劉會艷正在武漢經濟管理學院讀書。
最小的雙胞胎現在還不到11歲
張玲玲、張麗麗1998年11月出生,是村里最小的雙胞胎,現在都在上小學3年級。兩人同樣的長相,同樣的膚色,甚至表情和動作也一樣。看見教室里來了陌生人,玲玲和麗麗很有禮貌地向筆者打了招呼。
班主任許國萍告訴筆者,兩姐妹同在一個班級,又同坐一張課桌,開始時,的確很難將她倆區別開來,時間一長,認起來也就習慣了。玲玲和麗麗除了長相與性格相似外,她們的興趣愛好也相同,并且總是互相幫助,配合很默契。
玲玲、麗麗的家就住在雙坪村6組,姐妹倆每天要步行1小時的山路去上學,來回得兩個多小時。
村民從沒用過化肥農藥
雙坪村是一個概率奇高的“雙胞胎村”。經當地有關部門證實,該村現有71戶,11戶有雙胞胎,約占總戶數的15.5%。按科學界一般統計的數據,人類雙胞胎出生率為1%到2%,而在雙坪村,達到了5%。雙坪村一帶是堵河發源地之一,此處有十堰地區的最高山峰——蔥坪。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森林覆蓋率達92.8%,紅豆杉、錦雞等珍稀動植物隨處可見。村民食的是無公害有機食物,用的是農家肥料,從沒有用過化肥和農藥。
張安友說:“11對雙胞胎給雙坪村增添了一道風景。雙坪村的村民祖祖輩輩喝的是高山泉水,雙胞胎到底和這些泉水有沒有關系,現在還不得而知。”
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為什么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接連生出這么多的雙胞胎?筆者就此采訪了十堰市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王華。
王華說,一般說來,雙胞胎的出現率較低。目前,在廣泛應用激素的情況下,多胎率稍有上升。然而在雙坪村,幾十戶人家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就出現11對雙胞胎,這種情況確實罕見,可以說是一個奇跡。因為這里的農民不會花大錢去打激素催排卵。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么多的雙胞胎,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