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以來,市場價格的變化出現了一個關鍵詞就是“漲”。從7月份“漲”聲響起,連續5個月“漲”聲不斷,到目前可以說“漲”聲一片。全國各個地方都是這樣,我縣更是如此,這對于相對落后的貧困縣來說,無疑給老百姓生活“雪上加霜”。因此,當前的物價上漲倍受各方面的關注,成為街頭巷尾老百姓議論的熱點、相關部門關注的焦點、各級政府解決的難點。那么,當前的市場價格變化情況到底是個什么樣子,原因在哪里,如何看待,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在此筆者提點粗淺的看法。
一、對當前市場價格變化的判斷
眾所周知,當前的市場價格出現一個“漲”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今年以來價格總水平漲幅逐月攀升,下半年明顯加快。據我縣統計部門提供數據顯示,全縣1-10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依次為:101.6,102.8,103.2,103.5,
103.8,103.9,104.1,104.3,104.5,104.6。如果用圖像顯示,呈斜坡直線上升。從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幅度突破4%以后,連續四個月高位運行,到10月份達到4.6%,超過國家年初預期控制目標1.6個百分點,臨近國家宏觀調控5%的“警戒線”。
二是我縣的物價漲幅明顯高于全省及全市的平均水平,并形成竹溪高于十堰、十堰高于湖北,“向下走高”的反?,F象。據統計,1-10月我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平均漲幅為3.63%,超過全市(2.86%)0.77個百分點,超過全?。?.55%)1.08個百分點。
三是這次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由過去“結構性”的上漲轉變為全面性的上漲。2007年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上漲,主要是因豬肉價格大幅上漲而引起的。在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八大類價格水平中有漲、有落、有穩,到2009年底都保持這種狀態。而今年的物價上漲一個明顯特點就是由過去的結構性上漲,逐步轉變為全面性的上漲。年初的1-2月,八大類價格水平有六大類價格水平呈上漲趨勢,有兩大類(即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交通及通信類)價格水平略有下降。從3月份以來,八大類價格水平全面上漲。到10月底,在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4.6%中,八大類價格水平食品類占大頭上漲5.21%,煙酒類上漲1.78%,衣著類上漲3.3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類上漲0.07%,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上漲2.9%,交通通信類上漲2.54%,娛樂文化類上漲3.17%,居住類上漲3.65%。
四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其價格上漲幅度最為突出,“吃”的價格漲幅較大。民以食為天,對于老百姓的生活,什么是CPI,什么是價格總水平,都無關緊要,老百姓最為關注的就是自己的“菜籃子”和“錢袋子”。據縣價格監測中心11月23日監測數據反映,我縣43種重要食品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新鮮蔬菜價格平均上漲22%,成品糧價格平均上漲18%,食用油價格平均上漲13%,肉類價格平均上漲8%,魚類價格平均上漲26%。如:中秈米2.00元/500克,上漲16.67%,標準面粉1.40元/500克,上漲21.74%,綠豆7.58元/500克,上漲60%,菜籽油6.00元/500克,上漲9%,大豆油5.50元/500克,上漲22%,調和油63.90元/桶,上漲12.5%,統裝豬肉9.00元/克,上漲12.5%,肉雞8.00元/500克,上漲14.3%,雞蛋4.68元/500克,上漲31.83%,鯉魚7.00元/500克,上漲16.67%,大白菜0.95元/500克,上漲18.8%,蘿卜0.95元/500克,上漲18.8%,土豆1.09元/500克,上漲17.2%,西紅柿2.55元/500克,上漲27.5%,青椒1.95元/500克,上漲30%,香蕉2.70元/500克,上漲50%。
二、市場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今年的物價上漲與過去的物價上漲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共同點是食品類價格上漲較大,不同點是漲價的范圍不斷漫延擴大,成為全面上漲??傊?,價格總水平上漲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現象。這次新一輪價格上漲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五點。
(一)正常波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所決定的,價格隨著市場供求變化也是一種正?,F象。當某一種商品需求大于供給時,價格自然上漲,價格上漲刺激生產,產生供大于求,反過來又使價格呈下降趨勢。如近幾年來,豬肉價格變化波動就是如此。2007年底,豬肉價格比年初上漲近1倍,每500克統裝豬肉價格上漲到12.00元,從而激發了農民養豬積極性,國家也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到2009年豬肉價格又回落到8.00元左右,今年隨著糧價的上升,豬價的提高,豬肉價格又賣上了12.00元。豬肉價格是這樣,其它商品價格也是如此。
(二)消費拉動。雖然我縣地處偏遠、經濟比較落后。低保收入人群較大,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工薪階層收入偏低,但由于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發展較快,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多,招商引資項目不斷增加,國家重點工程的不斷上馬,向外打工掙錢,回鄉花錢消費,從而出現低收入高消費、低工資高物價的現象?!俺栽谥裣毕M單一的傳統習慣是“吃”的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加之消費觀念隨著“外面世界”的精彩而不斷更新和提檔升級,用的講高檔,穿的講時尚,吃的講營養的消費模式逐漸形成。高檔專賣店比比皆是,超市生意紅紅火火,市場十分活躍。還有一個重要經濟數據成為消費拉動的主要因素,據調查了解,到今年10月底,全縣各類銀行儲蓄存款達到24.5億元,比年初凈增4.8億元,持幣待購。這些現象充分表明,正常消費拉動是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成本推動。這次漲價,仍然是食品類價格上漲占大頭,比重較大,漲幅較高。食品類價格上漲就是農產品價格上漲,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是農產品生產成本的不斷提高,同時農民也通過農產品價格上漲來給自己漲工資。竹溪是個農業縣,農民人口仍然占大多數,農產品漲價給農民增收入,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漲價盡管給城鎮低收入人群產生影響,但能給農民增加了收入,應該肯定是一件好事。目前農產品價格的形成主要是兩部分,一是農業生產資料,二是人工費用。而這兩部分價格在今年都有大幅度上漲。據調查,2010年11月份化肥6個品規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上漲19%,農用柴油價格上漲4.8%,每個勞動力工日價格80-100元不等。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50%左右,農村勞動力的價值逐步得到體現。農產品成本推動,農產品收購價相應提高,烤煙價格提高11.4%,魔芋價格提高1倍左右,玉米價格提高33%,生豬價格提高21%,油菜籽價格提高17%,綠豆價格提高56%。農產品收購價格提高后,直接推動市場價格。
(四)市場帶動。隨著經濟全球化,貿易市場化的逐步形成、市場價格的變化不是區域性的,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加之竹溪縣實施退耕還林工程、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城鄉建設快速發展,耕地面積特別是蔬菜種植面積大量減少,農民惜售看價,除豬肉能夠自給有余外,絕大多數品種要依靠從外地調運,不僅運距較遠,而且價格的高低要靠別人說了算,這是帶動價格上漲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五)人為驅動。雖然在我縣還沒出現壟斷市場、串通漲價、聯手抬價,囤積居奇的現象。但上游帶動、誤導的影響較大,讓老百姓鉆進買漲不買落的怪圈。比如今年五月以來出現的一些漲價新名詞,什么“豆你玩”、“蒜你狠”“油你漲”等等,使老百姓產生不必要的恐惶心理,從而使市場價格炒作帶來了其漲價。
三、幾點建議
物價問題事關民生大計,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當前物價上漲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主要還是食品類價格上漲,雖然出現通貨膨脹的可能性較小,但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各部門齊抓共管,綜合治理,采取措施,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一要政府主導。認真落實國務院的各項調控措施。首先要保持糧食價格的穩定,起到一穩百穩作用,避免一價帶百價一漲百漲的風險,充分發揮大型超市的主渠道作用,組織糧油調運,保證市場供應。第二要解決低收入群體生活保障問題,實行漲價與生活補貼的聯動機制,隨著物價漲幅而增加生活補貼標準。第三要嚴格控制政府調定價項目的出臺。
二要部門疏導。物價部門要充分發揮市場價格監控的職能作用,加強農產品價格的市場監管,密切關注市場價格動態,進一步完善價格監測及預警預報制度,及時向政府及社會各界公布市場價格的變動情況。同時,要加大價格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捏造散布漲價信息等價格違法行為。交通部門要保證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落實農產品運輸的減免費政策。特別就竹溪實際,工商、城建等有關部門要提供糧油、蔬菜的市場環境,要使菜農“提籃小賣”參與市場交易,減少中轉環節,平抑市場價格。商務、糧食部門要合理布局商業經營網點,做好糧油、蔬菜及其它商品的調運、流通和儲備工作,保證市場供應。
三要媒體引導。今年綠豆和大蒜漲價出現有些不正常的現象,與游資及媒體炒作有直接關系,一個在人們生活中微乎其微的商品價格,也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讓老百姓無所適從,不僅沒起到穩定價格的作用,反而推波助瀾。個別商品價格的變動是正常的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要引導老百姓保持正常的心理預期,增強穩定物價的信心,多反映市場總體情況,少反映個別現象,多反映市場回落,少反映漲價信息,加強市場分析預測,作出科學判斷。盡可能避免信息誤導,產生不必要的恐慌心理。(縣物價局調查組執筆:許祖勝)
3上一篇
如何看待我縣物價問題
時間:2010-12-05 19:51:56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