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鄉移民安置工作側記
羅正誠
新洲鄉是潘口水電站竹溪庫區移民任務最大的鄉鎮,涉及搬遷安置1804戶7724人,其中,2009年4月底以前要完成5580人的搬遷安置任務。
自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啟動以來,新洲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縣移民指揮部的統一安排,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舉全鄉之力抓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已搬遷900戶4200人,正在建房尚未搬遷的300戶1300人。專業項目復建正進行剎尾工作,47公里環庫公路基本完工。4座大橋、集鎮供水排水等工程正在進行緊張施工。集鎮已從移民建房進入搬遷階段。
健全機制與強化領導并抓
移民工作有序推進與高效規范的工作體系和機制是分不開的。移民工作正式啟動前,鄉黨委政府就著手研究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協調配合的責任體系。實行村為工作主體,鄉工作組為督導,縣工作隊為幫扶,移民代表參與,爭取移民群眾支持配合,形成分級負責、層層抓落實、共同服務移民的責任體系。二是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將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一名干部身上,定時間、定任務、定要求。三是建立健全規范高效的工作機制。建立移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碰頭會議制度,通報工作情況,研究解決需要急辦、特辦的事情;建立移民工作情況每10天一通報制度;建立移民代表會議制度,解決移民群眾反映的帶有共性的問題。通過建立高效規范的工作機制,達到了特事特辦、急事快辦、大事先辦、凡事必辦的效果。
同時,切實加強對移民安置工作的領導,成立了移民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兵強將組建13個移民工作組,由農村工作經驗豐富、能獨擋一面的領導干部任工作組組長,將90%的干部力量充實到移民工作一線。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擔任移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親自調查研究,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組織協調,親自檢查督辦。
宣傳政策與規范執行并重
將移民政策的宣傳放在首位,采取各種有效手段宣傳移民政策,將移民政策原原本本交給移民。通過全方位的政策培訓、刷寫標語、辦宣傳專欄、召開移民代表和移民群眾會、廣播滾動宣傳等多途徑、深層次的政策宣傳,贏得了廣大移民群眾的支持與配合,使移民工作得以積極穩妥進行。南花村的移民王先平,在移民干部的正確引導下,他反復學習《移民政策匯編》,吃透移民政策,成為全鄉最早一個在移民安置點建房、最早搬遷的移民。在他的帶動下,南花村48戶移民有36戶選擇了后靠集中安置,目前已有46戶搬進了新居。
移民政策是規范移民工作和維護移民利益的規范,政策性很強。在執行移民政策上,該鄉做到了“一個聲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政策干到底”,未出現過因政策執行不統一、待遇標準不統一而造成移民不穩定的事情。為了規范各村移民工作,鄉移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新洲鄉移民工作操作流程》,按程序召開群眾會、代表會,制定方案,進行公示等,穩扎穩打,不走捷徑,不跨大步。在政策執行上,干部首先帶頭,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尤其在移民“人口擠水”工作上,采取“先脫產干部,再村干部,再黨員和群眾代表,最后到群眾”的工作程序,各級干部主動把自己的親屬共計不符合政策的27人現場“擠水”。
轉變作風與落實工作并行
作風是做好工作的保證。移民搬遷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必須以強有力的作風作支撐。
在工作中,全體干部克服種種困難,忍辱負重,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主動放棄雙休和節假日,吃住在村上,工作在移民戶。鄉人大主席吳立祥,妻子身體不好需要做手術,家里還開商店,兩個孩子在讀書又需要人照顧,為了全力以赴投入到移民工作中去,他把商店門關了,把妻子送到縣醫院請人照顧。為了做移民群眾的工作,他白天到工地協調解決問題,督促工程進度,檢查工程質量,晚上到群眾家中講解移民政策,做群眾思想工作。鄉黨委副書記周天根很少休假,他有時幾個月回去一次,一次最多耽誤兩天就回到工作崗位。他白天在集鎮協調解決問題,晚上很晚回來還要了解機關運轉的情況,安排機關工作。他還分管信訪和社會穩定工作,哪里一有情況他要到哪里去“打火”。鄉黨委副書記惠銳堅持住在村上,每天奔波在移民工作的最前沿。前幾天因工摔傷了,妻子勸他在家里多休息幾天,當聽說他的聯系村移民要搬家,他顧不上疼痛,騎著摩托車從縣城趕到新洲來為移民送行。副鄉長趙昌軍負責三盛院175戶移民搬遷任務。三盛院村是新洲鄉最邊遠的村,移民思想復雜,思想情緒激烈,個別移民甚至與干部進行對抗,他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始終以大局為重。為了讓移民少跑冤枉路,他就主動把移民手續辦理流程送到每家每戶,有些移民戶沒有人跑路的,他就主動幫助辦理。
像這樣的干部在新洲鄉還有很多,他們總是面對群眾的誤解不言悔、面對繁重的工作不言累,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總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發揚連續作戰、克難攻堅的精神,全身心地撲在移民工作上。
突出重點與強化措施并舉
抓社會穩定保搬遷。在思想上始終高度重視移民信訪穩定工作,始終繃緊維護農村社會穩定這根弦;在工作方式上注意走群眾路線,嚴格按程序要求辦事;在工作措施上建立預警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做到信息暢通、反應靈敏、處置果斷,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同時,認真抓安全生產工作。全方位開展了在建工程安全檢查,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定措施、定人員、定責任,全面進行整改,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把安全生產責任層層分解,實行領導干部包片,小組成員包工地;工地內部,落實到作業班組,落實到每一個施工和生產環節及每一位施工和生產人員。全鄉沒有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抓基礎建設促搬遷。堅持做到科學規劃,合理選點。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的前提下,提出了以后靠安置為主,外遷安置為輔的安置原則,并創造性地提出了成建制村外遷農業安置方案。先后勘測設計了27處集中安置點、17處耕地開發點、17處飲水點。在基礎建設過程中,明確要求移民工程做到“三先”,即先規劃、先設計、先概算;招投標做到“三公開”,即招標項目公開、競標單位資質公開、投標結果公開。目前,集鎮建設、公路建設、安置點建設正全力加快推進。
抓服務移民促搬遷。全鄉干部積極在服務移民上下功夫,牢固樹立“移民為先為重”、“移民利益無小事”的觀念,千方百計為移民排憂解難。在工作中,廣大鄉村移民干部真心實意地幫助移民策劃定去向,幫助規劃定居所,幫助協調早搬遷,幫助算帳定職業,并廣泛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積極為困難移民提供致富信息、聯系就業崗位、解決實際困難,傾情扶助移民,贏得了廣大移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