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稀土礦 
資料圖:稀土樣品
(每日經濟新聞武漢9月27日電)(每經記者劉曉杰)9月26日下午,湖北國土資源廳方面發布消息稱,該省十堰市竹溪縣龍壩鎮發現大規模稀土礦藏。經過為期一周的實地勘察,地質專家組已初步判斷位于竹溪的老陰山脈下藏有儲量非常豐富的稀土資源。目前,專家組正在對稀土礦產的成分、結構、質量及儲量等指標進行檢測定位。
據悉,該區域內的森林資源、水能資源和礦產資源等都非常豐富,特別是板石、煤炭、大理石、磷和石灰石儲量十分豐富。同屬十堰市轄區的竹山縣境內此前就發現有稀土礦12處,具備規模開發的礦床2處。其中,竹山縣得勝鎮境內的廟埡“鈮-稀土”礦,經湖北省儲委會確認,該礦按鈮元素計為世界第二大鈮礦,僅次于巴西CBMM礦,現在巴西CBMM礦業公司年生產鈮6萬噸。雖然該地區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但由于受到交通不便、產業落后等因素制約,這種礦產優勢并未真正轉化成地區的經濟優勢。
為進一步保護、開發和利用好轄區內稀土資源,9月2日,湖北省國土資源部門曾專門召開湖北稀土等礦產勘查規劃編制工作會議,由此全面啟動國土資源部統一部署的全國稀土、鎢、錫、銻、鉬、高鋁粘土、螢石等重要優勢礦產勘查規劃編制工作。據悉,該項規劃下設6個基礎研究子課題,將對湖北省“十二五”期間稀土等礦產資源遠景調查和勘查工作作出總體規劃和部署,并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及相關政策措施。
相關鏈接:
日本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國,目前我國出口的稀土數量達到每年5萬噸(合法出口),主要的應用大國為日本,歐洲和北美。與此同時稀土在我國的應用也在積極開展,目前占到7萬噸。我國每年稀土實際的礦產的實際投入量大約為15萬噸,這個數字近年來沒有明顯變化。盡管如此,稀土的數量仍然不能滿足目前全球在汽車、電子等行業用量的要求。特別是稀土在拋光,催化,磁性材料方面的增長也是非常突出。然而稀土的應用也存在著參差不齊的問題,一些元素,例如:Sm,Gd,Ho,Er等就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而大量荒棄,非常可惜。
中國稀土資源分布
中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素有“稀土王國”之稱,總保有儲量TR2O3約9000萬噸。全國探明儲量的礦區有60多處,分布于16個省(區),以贛州為最,稀土儲量產量均占全國的50%以上,湖北、貴州、江西、廣東等省次之。我國稀土礦產不僅儲量大,而且品種多、質量好,礦床類型獨特,如內蒙古白云鄂博沉積變質-熱液交代型鈮-稀土礦床和南嶺地區的風化殼型礦床,在世界上均居獨特地位。我國稀土礦產多與其他礦產共生,南以重稀土為主,北以輕稀土為主。
稀土元素的性質與應用
大多數稀土金屬呈現順磁性。釓在0℃時比鐵具更強的鐵磁性。鋱、鏑、鈥、鉺等在低溫下也呈現鐵磁性,鑭、鈰的低熔點和釤、銪、鐿的高蒸氣壓表現出稀土金屬的物理性質有極大差異。釤、銪、釔的熱中子吸收截面比廣泛用于核反應堆控制材料的鎘、硼還大。稀土金屬具有可塑性,以釤和鐿為最好。除鐿外,釔組稀土較鈰組稀土具有更高的硬度。稀土金屬已廣泛應用于電子、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輕工、環境保護、農業等領域。應用稀土可生產熒光材料、稀土金屬氫化物電池材料、電光源材料、永磁材料、儲氫材料、催化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激光材料、超導材料、磁致伸縮材料、磁致冷材料、磁光存儲材料、光導纖維材料等。我國擁有豐富的稀土礦產資源,成礦條件優越,堪稱得天獨厚,探明的儲量居世界之首,為發展我國稀土工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來源:湖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