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娟
7成人群應休而未休
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近一半受訪者都把這個“能休假又能拿工資”的好事當成一種笑談,還有不少勞動者向記者抱怨取消黃金周讓他們徹底失去了休假的機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因休年假而丟掉飯碗。
“帶薪休假?拉倒吧,除非你不想干了。”說起帶薪休假,在一家計算機培訓學校當老師的朱月嬌一臉的不屑一顧。她告訴記者,她在這家學校已經(jīng)工作5個年頭了,到現(xiàn)在合同沒有簽, 三金單位也沒有買,更不要提帶薪休假了。以前有黃金周的時候,一年還可以休兩個長假,現(xiàn)在取消了五一黃金周,休息的時間更少了。“說來說去都是為了保住這個飯碗,好多和我一起從外地打工回來的朋友們現(xiàn)在還在酒店里端盤子洗碗,有的還沒找到事情做,成天在家里玩。我能在這里當老師已經(jīng)很不錯了,況且我們學校從來都沒有帶薪休假的規(guī)矩。”
在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的楊英向記者訴苦,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寒潮中,公司業(yè)務大幅萎縮,“去年11月底時已有兩人被裁掉,人心惶惶的,誰敢休假?不是不想休,而是不敢休。國家出臺這個政策的本意是好的,但實際執(zhí)行起來就變味了。現(xiàn)在好好工作還不一定能保住飯碗,哪里還敢向公司要求這個呀。”
在市內一家從事模具加工數(shù)控專業(yè)的劉城說,自己的工作屬于三班倒,一班8個小時,根本沒法休假。因為休假可能導致3個后果:休假日里領不到工資;無人接班,生產(chǎn)秩序被打亂;被視為工作不積極而連累年終獎。如果你非要休,那就意味著下崗。
記者采訪后發(fā)現(xiàn),只有少數(shù)在各級政府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公務員和一些大型企業(yè)的員工享受到了帶薪年休假的待遇,絕大多數(shù)在經(jīng)營性企業(yè)工作的勞動者,沒有休過帶薪年假。
不休假誰拿到了補償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規(guī)定,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jīng)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shù),單位應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然而,在本報記者隨機調查的30多名未休年假的勞動者中,沒有一人拿到了300%的工資報酬。
對此,市內一家汽配公司的負責人并不避諱。在該公司,工人實行的是計件工資,加工一件配件提成一筆錢。工人休假,產(chǎn)品就會減少,公司老板會想方設法給員工休假設置障礙。“工人休假不上班本來就已經(jīng)給公司造成損失,怎么可能還給他3倍工資補償?”該負責人如是說。
一家裝修公司的公司老板則說,他從沒接到過雇工的“休假申請”,像裝修這種行業(yè)都是很講究效率的,完不成任務不能按期交房,公司還要追究員工的違約責任,所以員工都是干一天活給一天工資,實在想休也可以,休一天扣一天工資,但到期完不成任務自己負責。
一家大型房地產(chǎn)公司人事部經(jīng)理說,去年該公司不少員工獲得了年休假。不過,那些未休假的員工未拿到300%的補償。
誰讓帶薪休假成了“鏡花水月”
“人們的休假觀念比較淡薄”,市勞動局一位工作人員說,“無論是單位還是勞動者都對休假的重視程度不夠。休假權在很多情況下被打折,有的甚至直接遭變相廢除。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勞動力供求失衡,目前國內的勞動力供大于求,很多人獲得崗位已屬不易,即便明知單位的做法違法,往往也就忍了。”
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一些企業(yè)尤其是私營企業(yè),以追求經(jīng)濟效益最大化為終極目標。員工帶薪休假會增加運營成本,降低利潤率,上面的制度到了下面就會走樣。
實際上,國務院的休假規(guī)定中也有處罰性條款,比如,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勞動保障部門依據(jù)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shù)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
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于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于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在采訪中,市勞動監(jiān)察支隊一位負責人說,不要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法,就連向政府部門投訴的都沒有,在勞資雙方的關系中,普通勞動者處于明顯弱勢,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與用人單位翻臉。
我國休假制度改革歷程
1994年3月5日 我國新工時制實行的第一個休息日。
1995年3月25日 國務院重新發(fā)布修改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將每周工作時間改為40小時,即實行雙休日工時制,從當年5月1日起實施。
1999年9月18日 國務院發(fā)布《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增加公眾法定休假日。春節(jié)、五一和十一法定休假3天,再加上調整的前后兩個雙休日,就形成了每年3個7天長假。
2007年12月18日 新修改的《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公布,2008年中國“小長假”即周末連休3天的假期增至5個。元旦、清明節(jié)、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端午節(jié)及中秋節(jié)均放假3天。原有的3個為期7天的黃金周縮減至兩個,分別為春節(jié)和國慶節(jié)
2008年1月1日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開始實施
2008年9月21日 《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施行,職工能享受帶薪休假。(據(jù)新華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