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十高鐵湖北段開始鋪軌。
近日,秦巴山脈腹地的西十高鐵湖北段建設現場晨霧氤氳。
鄖西縣上津鎮境內的云嶺一號隧道內,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開始鋪設”的指令,一臺橙色鋪軌牽引車緩緩啟動,首根500米長的銀亮鋼軌如游龍般探出,平穩滑入無砟軌道板的承軌槽——這標志著西十高鐵湖北段正式進入長軌鋪設的關鍵階段,全線通車運營也由此進入倒計時。

鋪軌牽引車正式啟動,沿十堰方向進行鋪軌施工。
毫米級工藝鑄就高鐵安全基石
“500米長軌單根重達30噸,相當于20輛家用轎車的總重量。要讓它嚴絲合縫地鋪設在軌道板上,全憑這套‘精密操作流程’。”中鐵四局八分公司西十高鐵項目經理王毅向記者詳細“拆解”鋪設全過程。
當前,我國高鐵線路普遍采用500米無縫長鋼軌。這種鋼軌需將5根100米標準鋼軌,經除銹、焊接、粗磨、正火、精磨、探傷等十余道工序加工,方能“達標出廠”。運輸環節更是講究——專用長軌運輸車組如“陸地巡洋艦”,通過數十節轉向架均勻分攤重量,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穿越山區,確保鋼軌不變形。
“運至鋪軌基地后,長軌需與鋪軌機組精準對接,誤差不超過5厘米,這是后續鋪設精準度的基礎。”王毅介紹。牽引順直環節最考驗技術:鋪軌機組前端的夾鉗牢牢“咬住”軌頭,以每分鐘10米的速度牽引前行,中部的順坡架與滾輪群同步托舉鋼軌,使其形成平滑弧線,從運輸車組“過渡”至距地面1.5米高的承軌槽。
“鋼軌不能落地、不能磕碰,哪怕是1毫米的變形,都可能影響行車安全。”現場技術員姚曉廣蹲在軌道旁,用水平儀實時監測。
鋼軌落槽后,8名工人迅速圍攏,用專用間隔鐵和夾軌器將其臨時固定。兩根長軌之間預留約20毫米縫隙,隨后移動式閃光焊機登場,以千度高溫將軌縫熔化,通過頂鍛壓力實現金屬分子融合,再經仿形打磨機精細處理焊頭,“打磨后觸感與鋼軌母材無異,確保列車平穩無顛簸。”
最關鍵的應力放散與鎖定環節,與十堰氣候密切相關。“我們會選擇在當地年平均氣溫附近的‘鎖定溫度’施工,利用大型拉伸器將數公里長軌拉至應力‘零狀態’后,再進行焊接鎖定。”姚曉廣解釋,這樣做能讓鋼軌的熱脹冷縮力均勻分布,即便溫差超過40℃,線路仍能保持穩定。

已鋪設完成的500米長軌道。
科技利器破解隧道鋪軌難題
西十高鐵湖北段橋隧比超過85%,線路穿梭于十堰境內的秦巴山脈,隧道密集、坡道陡峻,給長軌鋪設帶來諸多挑戰。其中最令建設者頭疼的是長大坡道鋪軌。
“線路最大坡度達千分之二十五,相當于每前進1000米,高度下降25米。鋪軌機組重達數千噸,稍有不慎即可能發生溜逸。”王毅坦言,這如同“在懸崖邊繡花”,既要保障安全,又要控制精度。
“為高效推進鋪軌作業,我們采用 WZ500型鋪軌機組,搭配單位自主設計研發的公鐵兩用牽引車——其牽引力提升至普通設備的1.5倍,制動系統能實時監測坡度變化并自動調整制動力。”王毅介紹道,“同時我們安排專人在坡道兩側值守,用激光測距儀實時監測鋪軌精度,目前日鋪軌最高里程可達12公里,確保按期完成鋪軌任務。”

施工人員操控機械,對固定鋼軌的螺栓進行緊固作業。
為保障西十高鐵鋪軌期間軌行區安全及隧道內通信通暢,施工單位采用國內先進的智能工程線調度信息平臺,確保施工人員實時通話、調度系統穩定運行。因隧道內無衛星定位系統,施工單位采用 UWB定位技術,對機車、小臺車、梯車等軌道設備進行實時位置追蹤,定位精度≤1米。
自動預警系統基于設備位置數據自動觸發報警:當機車與小臺車距離小于安全閾值時,會同步向軌道車終端及調度室發送聲光報警。同時配備無線對講機,實現調度室對隧道內設備的單呼、群呼功能。
而在千里之外的調度中心,動態監控界面實時顯示設備運行狀態并自動生成軌跡圖,同時遠程監測鋪軌機組、長軌運輸列車等關鍵設備的運行情況,實現可視化智慧管理和安全隱患超前預警,為施工安全筑牢科技防線。

西十高鐵鋪軌作業進入秦楚隧道。
西十高鐵重塑區域發展新格局
西十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銀西高鐵—西十高鐵—武十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255.7公里,其中湖北段長
86.3公里。建成后,將在華中與西北地區間構筑高效客運通道,顯著提升鐵路網絡覆蓋廣度與運行效率,武漢至西安鐵路運行時間也將由當前5個多小時壓縮至3小時以內。更重要的是,這條高鐵將徹底終結十堰不通國家干線高鐵的歷史,讓這座秦巴山區中心城市真正融入全國高鐵網,從根本上改善鄂西北地區的交通區位。
據國鐵集團相關規劃,西十高鐵建成后將進一步推動“西武一體化”進程,強化西安、武漢兩大國家中心城市聯動效應,促進人員往來與經濟協作,有望形成“3小時經濟圈”,推動科技、文旅、商貿等資源高效共享。
“以往十堰農產品運往西安,需經國道或普通鐵路,耗時至少4小時。西十高鐵開通后,運輸時間將縮短至2小時,農產品新鮮度更有保障。”市鐵路建設辦公室相關人員介紹,屆時武當山珍、房縣黃酒等十堰特色產品將更快走向全國,武當山、丹江口水庫等旅游資源也將更易吸引西安、武漢等地游客。據市文旅部門預測,高鐵開通后,十堰年游客量預計增長30%以上。
此外,西十高鐵還將進一步填補陜東南、鄂西北地區高鐵路網空白,強化關中平原城市群與長江中游城市群的交通聯系。據專家分析,這條高鐵不僅服務于中長途跨線客流,還將帶動十堰市鄖西縣、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等沿線縣市邁入高鐵時代,為秦巴山區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交通支撐。
目前,西十高鐵湖北段長軌鋪設已全面展開,預計11月底全部完成,為后續四電、焊軌、精調等工程奠定基礎。在秦巴山脈間,這條“鋼鐵巨龍”正加速成型,朝著十堰人民期盼的“高鐵新時代”疾馳,為區域協調發展注入嶄新的動能。(段吉雄 劉昆 李質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