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溪縣武陵不夜城光影街內,導演一聲令下,電影《光影傳奇》開機補光燈與復刻版“夜上海”的霓虹同時亮起。
隨著光影街的開街,竹溪這座曾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小城,正以文旅地標之名,向世界發出新的邀約。當晚,陜渝鄂等地的15萬余名游客摩肩接踵,在青磚灰瓦間觸摸百年風情,在全息投影前驚嘆科技魔力。
地處秦巴山脈東段的竹溪,雖深嵌鄂西北群山褶皺,卻憑一股“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闖勁,在轉型賽道上加速突圍。
近年來,竹溪縣以能力作風建設為引擎,通過實施“以思想之變引領發展突圍,以能力之變推動擔當作為,以作風之變提振干事勁頭”的“三變”舉措,推動黨員干部思想破冰、能力重塑、作風淬火,催生出各行各業千帆競發的生動圖景,讓這片古老土地在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煥發新生。
以思想之變引領發展突圍
在中峰鎮貢米產業園,一列色彩鮮艷的觀光小火車穿梭于郁郁蔥蔥的稻田間,游客們在車廂里沉浸式感受田園詩意,用鏡頭定格“稻花香里說豐年” 的美景。
“這列‘網紅小火車’是我們深耕貢米特色產業、探索農文旅融合的創新舉措。游客在體驗樂趣的同時,還能深入了解貢米文化故事,為傳統農業賦予了豐富的文化旅游內涵?!敝蟹彐側舜笾飨惱^來介紹道。
如今的中峰鎮,1.6萬畝貢稻已實現從供種、管理到收購、銷售的全鏈條統一,“竹溪貢米”品牌享譽省內外。
隨著貢米文化產業園的熱鬧起來,割稻、摸魚、民俗表演等體驗項目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客。“星期六、星期天遠點的客人要提前預訂,稍微晚一點就沒位置了,一年純收入有二三十萬元?!?清涼寨農家樂老板謝扶群笑得合不攏嘴。
目前,全縣貢米全產業鏈總收入已達5億元,戶均增收 6000元,真正實現了從一粒米到滿畈香的跨越。
在水坪鎮大石門仙暇小鎮,300畝閑置苗木基地搖身一變成為集八仙樂園、帳篷酒店、林中樹屋于一體的林下樂園。自去年9月底開園以來,這里已累計接待游客22.6萬人次,實現收入逾300萬元,帶動周邊40多戶村民經營農家樂、民宿,戶均增收超萬元?!巴ㄟ^去浙江學習經驗,我的思維眼界更開闊了,發展思路也更清晰了?!?仙暇小鎮負責人程琰深有感觸地說。
這些僅是竹溪黨員干部解放思想后的實踐探索之一。近年來,竹溪縣委不斷推動干部解放思想,增強機遇意識、市場意識、創新意識和開放意識,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江浙閩粵行”活動開闊了干部眼界。該縣舉辦黨政干部解放思想“江浙閩粵行”培訓班,以“走出去學真經,帶回來促發展”為目標,通過專題授課與實地研學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干部開拓視野、對標先進。“強縣講壇”成為解放思想的重要平臺,今年已連續舉辦6期專題講座,特邀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厲新建等專家教授,圍繞經濟發展為領導干部開展專題輔導,推動大家學先進、找差距、謀良策?!敖ㄔO大山里的深圳”大討論更將思想解放引向深入。竹溪縣將這一討論深度融入縣委黨校主體班次教學,深入學習深圳“勇爭一流、精益求精”的高標追求,推動干部從“山區思維”向“灣區視野”躍遷,提振比拼趕超、奮勇爭先的精氣神。
以能力之變領航鄉村振興
“村集體經濟要發展壯大,必須有一幫得力的黨員干部打頭陣、走在前?!?廟耳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陽金剛的話樸實而有力。
2021 年村“兩委”換屆后,陽金剛就一直在思考如何破解“村級產業弱小,村集體經濟薄弱”的難題。他走訪老村干部、老黨員和群眾,征求意見;組織有技術、懂經營、肯干事的年輕人,外出考察,最終將“林下油茶”產業確定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突破口。
村支書帶頭,村民緊跟。陽金剛多次對接爭取新型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支持,探索出“黨支部+集體經濟合作社+村投公司”的發展模式,對“林下油茶”產業全面升級賦能。如今,從種植、采摘、晾曬到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已經形成,精心研制的山茶油產品深受市場歡迎,有效帶動周邊80余戶村民致富增收。
“直播間的家人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竹溪特色農產品,有香辣豆腐乳、酸爽泡椒、手工筍干豇豆,還有風味獨特的煙熏臘肉……”竹溪縣水坪鎮年輕干部丁夢正對著手機鏡頭熱情介紹。在她的推廣下,這些充滿竹溪特色的農產品通過網絡平臺,走進了更多在外游子的家中。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竹溪縣聚焦打造高素質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持續提升村級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能力,推動村級黨組織發揮“火車頭”作用。
該縣深入挖掘本地“土專家”“田秀才”、致富能手、非遺傳承人、優秀退役軍人、返鄉大學生等人才,建立“鄉村振興人才潛力庫”;對接在外成功企業家、專家學者、退休干部、藝術家等,邀請他們帶項目、帶資源、帶理念回鄉賦能,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集體經濟發展生動局面。
以作風之變踐行為民初心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深化能力作風建設的目標導向?!耙郧白钆孪奶焱K?,缸里存的水得精打細算著用,現在擰開龍頭隨時有水,再也不怕沒水吃了。”中峰鎮甘家嶺村村民甘啟順的話,道出了群眾的心聲。
中峰鎮作為竹溪縣糧油作物核心產區,沃野千里卻因近年來持續干旱帶來“季節性缺水”困擾。
“群眾的急難愁盼,就是我們攻堅的方向?!敝蟹彐傸h委書記魯仲順連續半個月走遍11個行政村,蹲點28場村民院壩會,牽頭成立由鎮南水北調中心、村黨支部書記組成的 “供水攻堅指揮部”。
指揮部以“全域統籌、分源調配”的系統思維制定方案,最終敲定“清淤擴容+新建蓄存+管網聯通”的組合拳。魯仲順冒著酷暑帶著技術人員翻山越嶺勘定備用水源點,攻克管網老化滲漏等難題。
今年6月初,隨著最后一段支管接通,中峰鎮大溝片區飲水工程全面投用。960立方米的蓄水池像座“水塔銀行”,實現24小時穩壓供水,每月30000多噸的供水量穩穩滿足 35000余名群眾的用水需求。
“李大娘,把頭發捋捋,看鏡頭?!比涨埃h河鎮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上門為70歲的李大娘辦理退休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老人對著鏡頭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針對老年人行動不便的問題,這樣的上門服務已在全縣推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惠民生關鍵是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行方便。近年來,竹溪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緊扣服務支點建設目標任務,將民生實事“十大行動”作為檢驗能力作風建設成效、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抓手,以小切口精準發力,以硬舉措攻堅克難,各項民生實事取得良好成效。
擎旗奮進擔使命,正心篤行淬鐵軍。竹溪縣委書記許慶一表示:“繼續加強以思想之變引領發展突圍,以能力之變推動擔當作為,以作風之變提振干事勁頭的‘三變’舉措,馳而不息推進能力作風建設,加快建設以‘鄂渝陜毗鄰地區節點縣、秦巴山區森林康養旅居地、優質生態產9品供給地、非遺文化傳承體驗地、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為主要內容的‘一城四地’?!保?span style="letter-spacing: 0.8px; text-wrap: wrap;">郭軍 陳龍兵 郭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