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溪縣豐溪鎮戈邊河村的崎嶇山路上,每天清晨總能看到一個挎著藥箱的蹣跚身影,迎著朝陽,堅定地行走在家家戶戶之間。他就是村醫柏斌——一位因小兒麻痹癥致左半身不便,卻用堅韌意志和仁愛之心守護全村健康的“生命守護神”。
身殘志堅,以毅力叩開醫學之門
今年47歲的柏斌,童年時因疾病落下殘疾。然而,身體的局限從未阻擋他求知的腳步。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鄉親的牽掛,他毅然選擇學醫之路,于2018年從十堰市醫藥衛生學校畢業后,放棄留在城市的機會,義無反顧地回到生他養他的戈邊河村。

柏斌在詢問老人身體狀況
“我要用所學知識回報這片土地,守護鄉親們的健康?!边@是柏斌最樸素的信念。村醫工作繁重瑣碎,對行動不便的他更是充滿挑戰,但他以加倍的努力和細致,贏得了全村人的信賴。六年來,他挎著醫藥箱走遍村村舍,用殘缺的身體為鄉親們撐起了一把堅實的“健康傘”。
有求必應,做鄉親健康的“守夜人”
“半夜敲門尋醫,柏醫生從沒說過一個‘不’字?!边@是村民們對他最真誠的評價。村衛生室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柏斌的手機24小時開機,成了鄉親們隨身的“急救熱線”。

柏斌在向村民宣傳疾病預防知識
今年10月的一個深夜,村民李某突發急性闌尾炎,劇痛難忍。接到求助后,柏斌立即背起藥箱,在夜色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往患者家中。他迅速診斷、配藥、輸液,并守在床邊細心觀察,不斷輕聲詢問:“疼得輕些沒?”直到凌晨兩點多,患者病情穩定,他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六年來,這樣的深夜出診數不勝數,無論嚴寒酷暑,他從未讓一位求助的鄉親失望。
仁心濟困,做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柏斌的堅守,離不開家人尤其是年邁父母的支持。他將這份溫暖默默傳遞,視患者如親人。村民王某劍家境困難,面對200多元的藥費躊躇不前,柏斌主動減免:“看病要緊,錢的事不用愁。”五保戶劉某銀老人生前欠下的300多元治療費,他從未向家屬提及,最終自己默默承擔。

柏斌在為病人檢查身體
“都是鄉里鄉親的,能幫一把就幫一把?!边@是柏斌常說的話。他對村里的慢性病患者尤為牽掛,每天清晨都會逐戶走訪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細心監測指標,耐心指導用藥和飲食。為幫助記憶不佳的老人,他將注意事項寫成紙條貼在顯眼處。這份長久的關懷,讓他成了村民口中比親人還親的“貼心人”。
精進不休,做永不止步的“求學人”
深知醫學知識日新月異,柏斌從未停止學習的腳步。他不僅在日常診療中積累經驗,更利用業余時間刻苦鉆研。他用通俗易懂的“土話”為村民講解健康知識,將專業的預防保健理念播撒到田間地頭。
如今,他仍在自修大專課程,積極備考執業醫師資格證和事業編制,力求以更專業的技能服務鄉親?!鞍蒯t生身殘志堅,患者都信任他,他還總想著多學本事,給鄉親們更好的服務?!备赀吅哟妩h支部書記黃曉平如此評價。
六載春秋,二千多個日夜,柏斌用殘缺的身軀在山鄉踏出一條堅實的“健康路”;用一顆赤誠的仁心,為戈邊河村的鄉親們點亮了溫暖的“安康燈”。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日復一日的堅守,詮釋了“醫者仁心”的深刻內涵。(陳建樹 諶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