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袁正偉 報道:金秋時節,走進竹溪縣縣河鎮明家灣村,連片茶園沿山勢層層鋪展宛如一條綠色的綢帶,蔬菜大棚里青菜鮮嫩欲滴,村民們穿梭其間忙著采收、分揀,將新鮮蔬菜運往市場。眼下,這片土地上的強村富民產業正蓬勃生長,讓整個村子煥發著蓬勃生機。



過去的明家灣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結構單一,群眾致富門路窄。2021年村“兩委”換屆,退役軍人明曉海接過鄉村發展的“接力棒”。面對“缺資金、缺技術、缺門路”的困境,他帶領村“兩委”班子與駐村工作隊反復調研,在廣泛了解村民產業發展意愿后,最終錨定茶葉、蔬菜兩大生態產業,確立“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發展路徑。



△縣河鎮明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明曉海
明家灣村原有老茶園100多畝,因長期疏于管護,基本處于荒廢狀態。要發展茶葉產業,提檔升級成為破局關鍵。2024年,該村黨支部主動對接在外創業成功人士敖瀟,邀請他回鄉發展。敖瀟響應號召,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一方面對老茶園進行改造升級,另一方面建成標準化加工車間,并由合作社統一供應有機肥、統一開展技術指導、統一收購鮮葉。

△竹溪縣智明種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 敖瀟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僅茶葉一項就帶動當地60余戶茶農戶均增收3000元,讓村民實實在在嘗到了產業甜頭。明家灣村還流轉整合閑置地塊,建成蔬菜基地50余畝,與多家超市簽訂供貨協議,實行訂單種植,今年前三季度蔬菜銷售額已突破10萬元。參與其中的村民不僅能拿到土地流轉金,到基地務工每天還能獲得100元收入。
△縣河鎮明家灣村村民 張友秀

產業有活力,治理更需聚民心。明家灣村黨支部創新建立“黨員干部包組+網格管理+十員調解”機制,每名黨員對接10至15戶村民。他們既是產業政策的“宣傳員”、生產技術的“指導員”,也是民情需求的“收集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讓服務精準觸達每一戶村民。

△明曉海
如今的明家灣村,早已擺脫昔日的落后面貌,成為產業興、村民富、環境美的鄉村振興示范村。下一步,該村將繼續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壯大強村富民產業的同時,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村級發展,共同把明家灣村建設得更好。
△明曉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