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交友誘導投資,線下郵寄黃金騙錢,騙子花招多、翻新快,為了打贏跟時間賽跑的“挽損戰”,民警和電詐分子展開“速度對決”!
近日,竹溪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接到轄區某黃金店店員報警:“有顧客要購買40克黃金并郵寄。”因黃金店店員此前接受過反詐培訓,見此情形,她意識到顧客可能遭遇詐騙,于是第一時間報警。
接到報警后,民警趕赴現場核實情況。當民警詢問當事人明女士購買黃金的緣由時,明女士稱購買黃金是為了投資,卻始終不愿說具體細節。

▲民警現場勸阻明女士。
經過一番交流,民警確信明女士陷入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對她進行勸阻。民警列舉近期相關案例,向明女士解析此類詐騙的手法。

▲民警對明女士進行勸阻。
經過民警勸說,明女士終于說出自己投資的經過:不久前,她在某網絡平臺結識了一名網友,對方每日對她噓寒問暖,展開情感攻勢,兩人確定了戀愛關系。
后來“男友”稱自己不僅掌握“內部投資渠道”,而且向她推薦“穩賺不賠”的理財產品,只要明女士投入資金,就能賺錢。在“男友”的慫恿下,明女士按照指示購買40克黃金,打算郵寄至指定地址。
得知情況后,民警對明女士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普法教育,明女士終于醒悟,意識到自己陷入騙局,并打消了郵寄黃金的念頭,感謝警方幫自己止損4萬余元。
套路解析
以上案例為以婚戀交友為幌子的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此類騙局的特點是詐騙分子以某證券公司“內部人員”或“部隊軍人”,甚至“外國富商”等虛假人設與受害人建立戀愛關系,接著勸導受害人進行投資,先小額試水,并提現獲利,待大額投入之后,以系統故障等原因阻止提現,甚至要求線下取現或購買黃金,再郵寄至指定地址,實現既騙錢又完成洗錢的目的。騙子通常采用以下套路:
第一步:篩選目標人群。用虛假人設的網絡社交賬號添加受害人為好友并進行試探。
第二步:根據聊天情況找到共同話題。按照話術博取受害人好感以增進感情,待時機成熟后表達愛意,傳導雙方即將步入婚姻的美好假象,讓受害人對兩人日后生活滿懷憧憬。
第三步:潛移默化導入投資理財話題。比如,稱自己工作忙、無暇操作投資平臺,請對方代為操作,讓對方看到自己賬戶的可觀收入;或聊天時引入他人投資高額盈利的話題,激發受害者對投資的興趣。
第四步:若受害者表現出興趣,騙子就會勸導其自主在平臺內投資。騙子往往營造盈利假象催促受害者加大投資,當受害者無力投資時,繼續對其施以“糖衣炮彈”暗示其可以借錢來投資。當發現受害者停止投資后,騙子會立即將其拉黑,然后消失不見。
近年來,“斷卡”行動有效斬斷了電信詐騙的資金流,騙子們發現銀行轉賬經常被“截流”后,于是打起了實物黃金的主意。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多地警方和金融監管部門紛紛發布風險提示,提醒大家提防“購買黃金”類詐騙。
此類騙局的受害人均被要求通過網店或實體店購買黃金后打包郵寄,或者當面交給第三人。騙子們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有刷單返現的,有高回報理財的,還有冒充公職人員要求“驗資撤案”的,上述案例中的當事人遇到的是以婚戀交友為幌子的虛假投資理財類騙局。
溫馨提示
郵寄黃金是詐騙分子轉移涉詐資金的新手段,實際上電詐分子行騙的理由仍是萬變不離其宗。如遇到要求購買黃金并郵寄或交付給第三人的,要格外警惕,極有可能遇到了詐騙。
網絡交友需謹慎,涉及錢財時務必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被甜言蜜語沖昏了頭腦。不要輕信網上陌生人的投資建議。如發現自己可能遭遇詐騙,或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