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羅 楊 王意周 見習生 王曉云:5月23日,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可對于竹溪人來說這是一個里程碑式值得紀念的日子。當天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竹溪縣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個金光閃閃的榮譽從今天起成了竹溪的正式名銜,這是對全縣文明的最高認定、這是對竹溪全體市民文明素質的最美褒獎。
當晨光掠過竹溪河畔、當煙火氣漫過老街巷尾,這座小城用十年的汗水與堅持捧回“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榮譽背后是每一位竹溪人用雙手書寫的文明答卷,今天,讓我們跟隨竹溪融媒記者的鏡頭一起走上街頭。聆聽普通市民的真情告白——他們眼中的文明竹溪正從細節處綻放光芒。
△東門老街店主 任照龍
東門老街店主 任照龍
我在東門老街已經做了三十多年的生意,原來這里總是臟亂差,房屋比較破,一下雨水都流不出去,通過現在的文明城市創建改造,我們這里的環境變得大好,全都換成了新房子,環境改變后對我們東門老街店鋪上的生意也有所提升,現在感覺特別好。
△市民葉啟珍
市民葉啟珍
我們這個年紀的老年人腿腳不好,走不了遠路。現在,出門走不了幾步就能買菜、看病、鍛煉身體,非常方便。
△市民 李娟
市民 李娟
創文后,竹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基礎設施和人文環境發生了全方位的提升。比如在東門老街,早上我們可以吃到竹溪特色早餐,飯后還能到這邊散步,對于我們竹溪市民來說,又多了一個很好的去處。
△外賣騎手 李翠俠
外賣騎手 李翠俠
南大橋和躍進橋的改建,政府聽取了我們外賣騎手的建議,現在我們騎車過橋更加安全了,老百姓從這里經過也更加方便了,我們非常支持竹溪的創文工作。
△市民梁玉榮
市民 梁玉榮
文明城市創建后,竹溪人的素質整體提高了,街道和菜市場都干凈了不少,基礎設施和設備也改善了,特別是武陵不夜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創文志愿者
創文志愿者
守好這條河,就是守好我們美麗的家園,現在河清水美,外地來的游客都夸我們這里像畫兒一樣美。
△縣創文辦干部田楨
縣創文辦干部 田楨
我縣創新“文明趕大集”品牌,將理論宣講、文化服務、便民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累計舉辦“美家美戶趕文明大集”活動200余場,服務群眾超10萬人次。
榮膺全國文明城市是對竹溪的一次全面檢閱,更是一次攻堅信心的全面提振。在邁向最高文明的征程中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守土有責,堅持把創建目標落實為實際行動。社區基層干部,堅守一線,奮戰在最前沿廣大志愿者、熱心市民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不斷增加著城市的文明高度。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歷經10年接續奮斗、4年集中攻堅。文明已經深深嵌入了竹溪的文化肌理內,化為城市發展的基因。我仍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持續奔跑的奮斗姿態,不斷鞏固提升創建成果去擁抱竹溪更加文明幸福美好的明天。
創文征途上,有哪些難忘的瞬間讓您刻骨銘心、歷歷在目。留言區告訴我們讓正能量傳遞整個溪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