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群山披綠,位于大巴山脈東段北坡腹地的竹溪縣,田間沃野處處洋溢著蓬勃生機與無限活力。這里山川縱橫,地貌多樣,光照雨水充足,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眾多品質上乘、藥效顯著的中藥材。竹溪境內,黃連、重樓、獨活、梭羅、天麻、玄參、葛根等道地藥材星羅棋布,藥材種植總面積達25.4萬畝,素有“中國黃連之鄉”的美譽。據初步估算,縣域內天然藥材蘊藏量在10萬噸以上,是名副其實的“藥材寶庫”。今年來,竹溪瞄準文旅康養、林下經濟兩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立足“大健康產業發展示范縣”定位,在產業發展中“尋機”,從自身稟賦中“挖潛”,加快推進醫、藥、養、食、游、健融合發展,培育出一批重點醫藥骨干企業和產業發展帶頭人。


山間云霧繞,草木甚蔥蘢。近日,走進位于竹溪縣南部山區的豐溪鎮,參天古木遮天蔽日、潺潺溪水蜿蜒流淌、松柏輕搖蟲鳴鳥叫、花草相間綠意盎然。在該鎮遼葉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里,記者見到剛從外地談完生意趕回來的基地負責人——十堰天集中藥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勇。文質彬彬、干勁十足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深入交流后才知,這位舉手投足間流露出果敢堅毅的青年企業家,竟是位年僅三十出頭的“九五后”。1995年出生的他,雖年紀輕輕卻已閱歷非凡,言談中可見超越年齡的沉穩與魄力。

“最近剛跟河北藥企達成百萬級戰略合作,今年我們將繼續擴大藥材種植面積和藥材收購的覆蓋面,形成以竹溪中藥材交易市場為軸心,以陜南、渝東、鄂西北為半徑的藥材購銷區域網,真正把竹溪建成秦巴山區藥材集散地。”劉勇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


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魄力,劉勇的底氣很大程度源自其父劉才可的支持與鼓勵。劉才可是竹溪遠近聞名的藥材收購商,幾十年來一直從事藥材收購和轉售,耳濡目染之下,劉勇從小就對藥材行業興趣甚濃。大學畢業后的劉勇子承父業,也干起了藥材這一行。不過,與其父不同的是,劉勇不再只做藥材收購和轉售,而是把目光投向產業鏈的縱深領域。

“以前單純地從農戶手中收藥材,再低價轉賣給藥材販子,賺不到什么利潤不說,還傷害了藥農的積極性,干不長久。我入行之后,把重心轉移到藥材基地的自建、藥材的精深加工以及藥膳食品的研發和經營上,讓藥農獲益,使藥材從種植、采收到轉賣再到開發全程可控。”劉勇說。
做個“藥材販子”,雖說利潤不高,但輕資產風險小,自建藥材基地風險大、投入成本高,可不是小打小鬧。為了長遠發展,劉勇拿出了年輕人敢闖敢干的勁頭。2012年,劉勇勸說父親聯合10位村民,成立豐溪鎮遼葉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1000余畝土地進行中藥材種植,規模經營,抱團闖市場。當年,合作社農戶戶均凈收入3萬多元,看到成效后,村民紛紛加入。
“從2012年發展至今,我們已自建基地3800畝,與豐溪鎮的17個村1000多戶藥農簽訂藥材種植合同,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發展藥農種植藥材1萬余畝,年銷售額8000萬元,創稅近200萬元。”談到這幾年合作社的發展,劉勇坦言各項規劃正按照自己的預期逐步實現。
藥材來源解決了,如何將竹溪的好藥賣出好價錢?又是一道擺在眼前的難題。年輕敢為的劉勇試著利用互聯網營銷模式發展道地的傳統中藥材市場,2015年,劉勇開始通過中藥材天地網合作銷售中藥材,當年11月,僅通過線上渠道就實現560萬元交易額。
“俗話說‘谷賤傷農’,藥‘賤’也傷農,我們自建藥材基地,既解決了藥農的銷售難題,又保障了藥農的穩定收益,此外,我們內聯藥農藥販藥商,外聯藥都藥市藥廠,越過中間商,通過互聯網,讓產區人和制藥廠形成正常的無縫銜接,信息一體化,讓真正的道地藥材發揮最大的作用。”劉勇說。
所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作為公司青年一代的領頭人,劉勇并沒有在父輩的光環下坐享其成,為了最大程度上的利用好山里的資源,劉勇東奔西走、結交人脈,聯合縣內藥企共同發展,組織成立中藥材商會群體,構建藥材區域直銷網。在他的努力下,竹溪產的中藥材已成為國內如九州通、葵花、廣藥、康弘等知名藥企的固定供貨源,更是遠銷日本、韓國等東亞市場。2024年“創青春”湖北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他帶來的“秦巴道地中藥材融合產業項目”在全省281個創業項目中榮獲銅獎。2024年,成為竹溪縣政協委員的他更是積極建言獻策,為竹溪中藥材產業發展搖旗吶喊。
“竹溪草木半是藥,生態資源是我縣最寶貴的財富,作為竹溪縣政協委員,有責任也有義務打響林下特色產品品牌,做好竹溪道地藥材地理標志產品的推廣,提升竹溪道地中藥材的附加值和含金量。”劉勇表示將切實發揮好政協委員作用,為竹溪中藥材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如今,劉勇的中藥材生意越做越大。在竹溪縣,他已與當地13個種植大戶合作建立項目部和收購網點;建設藥材加工車間3個,年生產加工中藥材5000噸;招引3家知名藥企合資成立子公司,形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談及未來發展規劃,劉勇早已瞄準了下一個風口。
“現在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很多食物也是藥物,這就是中醫里講的‘藥食同源’。傳統美食文化與現代養生之道有機結合將有力促進藥膳的興起,這也是未來我想做成的事。”在未來發展規劃上,劉勇總有很多超前的想法。
有了產業規劃,就有了發展方向。2023年底,趁著竹溪武陵不夜城火爆開街這一東風,他順勢在街區最繁華的地段開辦了同西堂中醫藥體驗館,創新開展藥膳大講堂與藥膳培訓工作,傳播中醫藥文化,培養大健康人才,聚焦藥膳產品線開發,不斷提升中醫藥產品科技附加值。
劉勇告訴記者,在藥材開發利用上,他將盡量做到極致。“在探索發展藥膳產業的過程中,我們邀請藥膳大師來溪,深入挖掘傳統民間美食,加入中藥材元素,成功開發出宮廷藥膳雞、晶絲羊肚菌、百合蓮子羹、天麻珍珠丸、沙參枸杞排骨湯、杜仲腰花、蓮子豬肚湯等40余道極具豐溪特色的代表藥膳,深受群眾和游客的喜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竹溪縣以建設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為目標,著力培育“醫、藥、養、食、游、健”大健康產業鏈、供應鏈、食品鏈,將竹溪中藥材產業發展與全域旅游發展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神農藥谷、中國藥膳之都。劉勇也正是瞄準中醫藥產業發展機遇,勇立潮頭,搶抓快干,推動竹溪中藥材從賣材料到初加工、初加工向深加工轉化,不斷通過加工增值,延長中藥材產業鏈,矢志不渝將竹溪中藥材產業做出特色、做響品牌、做大做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