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26日晚至30日受強冷空氣影響,竹溪縣有一次寒潮大風天氣。其中26日晚至27日多云轉小雨,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高山地區有7~9級偏北陣風,27日晚高山地區轉雨夾雪。過程期間氣溫降幅大,28日至30日將出現倒春寒,大部最高氣溫降至10~14℃,最低氣溫 3~8℃。
具體天氣如下
27日:多云轉小雨,最高氣溫15~19℃,最低氣溫7~12℃,偏北風4~6級,陣風7~9級;
28日:陰天到多云,最高氣溫10~14℃,最低氣溫2~8℃;
29日:陰天到多云,最高氣溫10~12℃,最低氣溫2~7℃;30日:多云,最高氣溫10~14℃,最低氣溫3~6℃。
溫馨提示:
一是持續晴暖干燥天氣下,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高,需嚴格管制野外火源,密切注意林火信息動態,加大巡山護林力度;
二是防范大風及可能出現的強對流天氣對設施農業、船只、臨時建(構)筑物等不利影響;
三是防范倒春寒天氣對油菜、春茶等在田作物的影響;
四是公眾做好健康防護,防范降溫和浮塵的影響。
提醒大家
今晚,氣溫將斷崖式下降局地有強對流天氣,短時間內將經歷夏天→春天→冬天三季請大家關注預報、預警信息及時調整著裝。
倒春寒的正確解讀及關注重點
春季正是我國由冬季風轉變為夏季風的過渡時期,這期間,南下的冷空氣仍然活躍并與南方的暖濕空氣對峙較量,氣溫跌宕起伏,但并不是所有的降溫都叫倒春寒。根據2017年制定的《倒春寒氣象指標》(GB/T 34816—2017),氣象學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現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氣溫明顯低于正常年份的現象。
倒春寒不單單意味著“氣溫跳水”,更是一種容易導致農業低溫凍害的氣象災害。一般過了春分節氣,氣溫明顯上升,春播春種已全面鋪開,各類作物生機勃勃,秧苗初種,果樹陸續進入開花授粉期,抗御低溫陰雨能力大為減弱,若這時出現倒春寒,就面臨大面積爛秧、死苗和果樹開花坐果率低等災害,倒春寒發生的時間越晚,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越大。
此外,還要重點關注人體健康。天氣轉暖后,人體自身免疫力較冬季有所下降,氣溫驟降,很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等疾病。大家需合理“春捂”,根據天氣變化適時適度增減衣物。
“倒春寒”來臨如何有效預防農業“冷害”一起來學習

強對流天氣來臨時
該如何應對?
這份防御指南請收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