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生力軍,是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中流砥柱。在竹溪縣有這樣一位青年教師,她長期堅守在教學一線,施展才干、探索創新,將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奉獻給了三尺講臺,育人成長、照亮前程、托舉夢想,她就是竹溪縣中峰鎮中心學校副校長、英語教師王麗。

以愛育愛 她接過教書育人接力棒
1991年,王麗出生于竹溪偏遠鄉鎮豐溪鎮,這里毗鄰重慶市巫溪縣和陜西省鎮坪縣。豐溪鎮山大林深、海拔高,出行非常不便。
“我們那時候讀書很辛苦,每天上學來回要走七八里路。”王麗說,自己從小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她跟隨爺爺奶奶生活,“想爸媽了就放學去孔老師家打電話。”
王麗讀小學時,電話還沒普及,父母聯系她都是通過當時的班主任孔凡菊。“每個周末我定期用孔老師家電話跟父母聯系,每次打完電話孔老師都會留我在她家吃飯。”王麗說,孔老師對自己影響很大,除了生活上關照她這個“留守兒童”,學習上也鼓勵她勤奮苦讀。為了激勵她好好學習,還讓她擔任學習委員,經常讓她上講臺講題。

孔凡菊對王麗的關愛讓她充滿了自信。“孔老師對我所做的一切,讓我覺得能夠成為一名老師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因為老師能改變一個學生的命運,能影響一群學生。”這也在王麗的心中埋下了一粒種子,讓她想“追隨光”,成為像孔凡菊一樣的人。2009年高考結束,王麗毅然選擇報考漢江師范學院。
2012年6月,王麗從漢江師范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畢業,并自考取得學士學位。實習期間已經在廣州一家培訓機構工作了幾個月的王麗,畢業后選擇報考湖北省新機制教師,回到竹溪縣兵營鎮中心學校成了一名鄉村教師。“那時候培訓機構很火,我都想攢點錢自己在那邊開個培訓班。”講述起自己的職業選擇時,王麗沒有一絲后悔。她說,雖然留在大城市自己可能有更多的選擇,但還是想遵從自己的內心,去影響改變更多像她一樣的鄉村學生。
以班為家 她推動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入職后的王麗被分配到兵營鎮中心學校,在這里她一待就是5年。她懷揣著夢想和教育情懷踏遍了兵營鎮的山山水水,家訪了眾多像她一樣的“留守兒童”。
大雪天,她到離學校50余里、海拔1500多米的銀杏村走訪;烈日下,她出現在離學校40余里的羅漢灣村學生家里。
因能力突出,2018年,王麗被調入竹溪城關中學任教。在縣城工作兩年后,她卻主動申請回到鄉村學校。“我想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鄉村學生,我覺得在鄉村學校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價值。”2020年秋季開學,王麗如愿來到中峰鎮中心學校任教。
到校后,王麗擔任七(3)班班主任,同時分管整個年級的教學管理工作。她給自己定下目標:要讓整個年級的教學成績躋身全縣前列。
鄉村學校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王麗從自己的班級管理開始做起,雖然上班步行僅10分鐘,但她還是搬進了自己班上的女生寢室,與學生們同吃同住。

“想著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也能讓她們養成好習慣。”說起與學生一起生活三年的場景時,王麗特別開心:“大多數學生的父母遠在外地,我要讓她們在學校也能感覺到家的溫暖。”
這三年里,王麗給孩子們過集體生日、教青春期的女生正確面對生理期、幫孩子們洗晾衣服,她成了照耀孩子們的那道“光”。
以班為家的王麗也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感動。今年2月25日,天氣寒冷、結冰還未完全融化,王麗不小心踩在冰上扭骨折了腳,做完手術后僅在家靜養了一個月,她就打著石膏、戴著護具、拄著拐又站在了講臺上。“學生們搶著給我打了一個月的飯,調皮的學生在那段時間也乖了很多。”說起這段經歷,她既欣慰又感動。
在教學管理上,她要求三個年級英語組每周進行集體備課、統一進度。在她的努力下,學校英語學科成績從全縣中游穩定升至前三。
“英語老師都被調動起來了,大家覺得一榮俱榮。”在她的推動和帶領下,竹溪縣初中英語和數學名師工作室在中峰鎮中心學校揭牌。2023年中考結束,她分管的畢業生中考成績比入學時大幅提升,整體排名提升至全縣前列。

以生為本 她成為影響學生的“發光者”
“謝謝您,因為有了你,我的人生出現了轉折。”今年暑期,王麗翻看著小華(化名)寫給自己的信,心底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2022年年底,正在讀九年級的小華被十堰市太和醫院診斷為腰椎椎體感染、終板骨軟骨炎,需要住院手術治療,但是高昂的手術費讓全家人望而卻步。王麗通過家訪了解到小華家庭非常困難,連2萬多元的手術費都拿不出來。隨后,王麗幫小華聯系到太和醫院的主治醫師讓她先入院治療,并著手為小華籌集醫藥費。王麗為小華發起了“水滴籌”,同時組織學生和老師為她捐款捐物,并聯系村鎮為她辦理低保。通過多方努力,小華的手術很成功,身體很快恢復,2023年中考小華考入竹溪二中。
“馬上開學,小華就要上高二了,她在學校當班長、團支部書記。”提起小華的現狀,王麗很開心。

從教十二載,王麗影響了很多像小華一樣的學生。“當你的學生畢業后再來看你,給你報喜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6月底,王麗在兵營鎮中心學校工作時帶的第一屆學生小張,研究生畢業后給她發來消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小張已在杭州一家互聯網企業入職。
不知不覺間,王麗也成了同孔凡菊一樣的“發光者”。“現在還經常和孔老師聯系,她在龍壩小學任教。”受孔凡菊影響,王麗成了一名優秀的青年教師,“我的老師對我影響很大,我當老師也得用心投入,用愛去溫暖更多學生。”
教育都是在細節里發生的,師者如光、雖微致遠。學生時代的王麗努力地“追隨光”,工作后的王麗努力地“成為光”。如今,集“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學科骨干教師”“師德先進個人”等眾多榮譽于一身的王麗正在努力地“散發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