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除夕。在平均海拔1700米的雞心嶺,春節值守在菜子壩村森林防火管護卡口的孔祥梅邁著堅實步伐行走在被白雪覆蓋的林中小路上,觀望著雞心嶺風景區的一草一木。

菜子壩村森林防火卡口在竹溪縣源茂林場入口處,正處在鄂、渝、陜三省相交處,是進入竹溪的東大門。雞心嶺是中國雄雞版圖的自然中心,這里是一腳踏三省之地,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堪稱“南方絲綢之路”的古鹽道。其主峰在源茂林場菜子壩村境內,海拔1890米,面積約8平方公里,嶺南是重慶巫溪縣,西北坡為陜西鎮坪縣,東坡在湖北竹溪縣。
山里的年味十足,家家戶戶都張貼了春聯,掛起了紅燈籠,臘肉掛滿灶臺,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乎的團年飯。這時,鞭炮聲響起,村民互相走動共同送上新年祝賀,給大山深處的村莊增添了濃厚節日氛圍。這段時間是護林員們最忙碌的時間段。他們在每年這個時候,放棄與家人吃團年飯的時間,全天都要進山入林,守候到深夜,沿村查看火災安全隱患,發現有人在破壞樹木和用火情況要立即阻止并及時處理上報。
從1月28日開始,孔祥梅就與村上的其他生態護林員堅持在卡口值守,穿梭在雞心嶺林間山頭,踏雪巡山,勸導村民和游客注意森林防火,文明祭祀,防范森林火災的發生。

管護卡口輪流安排人員值班,嚴格對過往的車輛和行人進出進行登記叮囑,禁止在林區用火取暖、祭祖燒紙、燃放鞭炮、砍伐樹木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
春節期間,竹溪縣2800名生態護林員春節期間堅守崗位,堅持巡山護林,克服寒冷天氣,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守護好茫茫大森林,把平安過節留給廣大林區人民群眾,寧可自己少吃一頓飯、少喝一杯水,也要讓森林資源平安度過危險期,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保護美麗的大自然。
一天巡山歸來,護林員在管護站哨、家中記錄的一天的巡山路線,在林中巡邏時的點點滴滴……哪里有人在活動,哪里有野生動物出沒,哪里出現了什么狀況等等,厚厚的巡山記錄本上密密麻麻記著他們一年四季的巡山路線、發現的問題、處理的結果。
1月28日除夕從早上至晚上國有林場三級衛星監測熱點為零,火警火災為零。
1月29日上午8點整,在海拔1300米的天池埡林場瞭望塔頂,林場管護員劉興兵正登塔眺望遠方山林,察看有無火情的發生,觀察到的情況立即上報給林場春節帶班領導何秀文,速即逐級上報。劉興兵是林場老職工,在林場已工作20年余,他已連續多年春節在場上值班,每年春節他都主動請纓春節不回家,在林場值班,在這個蛇年春節,他與同事付強同日值班。
天池埡林場瞭望塔在林場后山永安寨上,約有50余米高,能瞭望四周約30萬畝的森林山場。“每年春節期間,是森林防火重要時間段,每天登塔瞭望工作十分有必要,林場輪流安排人員在此值班值守。”劉興兵指著遠處的山峰說,“這里是鄂坪鄉地盤,那里是匯灣鎮的地盤,這座塔能眺望到相鄰7、8個鄉鎮、林場的區域。”
天池埡林場總面積3萬余畝,這里山連著山、水連著水,滿山草木蔥蘢,因山頂埡口有一個自然天池,而得名天池埡。它與龍王埡、水坪鎮、雙竹林場、匯灣、鄂坪等多個鄉鎮和林場接壤,林區區域復雜,無疑增加了防火工作任務。每年11月1日進入森林防火重點期后,瞭望塔就成了觀察火情的前沿“哨所”。

今年春節在林場帶班副場長何秀文介紹,去年秋冬季進入重點防火期以來,林場在進入林區的路口設置了防火檢查點,安排林場26名生態護林員和10名管護員輪流在卡口值班值守、登記進出車輛、行人,檢查火種,叮囑注意事項。
沿著林場去年新修的防火應急通道,走過護林員巡走的山路,寬闊的道路把山林分割成許多閉環區域用以阻隔林火的發生,山中林草茂盛,樹木參天,林中十分寧靜。看到幾個身穿黃色巡山服、頭戴小黃帽、臂上“護林員”紅袖標生態護林員守在山中幾處墳墓地,只見墓地四周的雜草早已被清理干凈,他們來回巡查,及時勸導來此祭祖人員有野外用火事件發生。
縣林業局防火辦相關人員介紹:“春節期間,在全縣8個國有林場、15個鄉鎮,300多個村,全天候24小時都安排有專人進行森林防火值班值守工作,每天有2800名生態護林員、153名管護員,身穿紅馬甲、佩戴紅袖標,攜帶小喇叭,在旅游風景區、墓地、林區公路沿線、進山出入口等地,加大巡查、瞭望、宣傳力度,切實做到火災隱患早發現、早處置,串起森林防火‘紅線’,共同巡林守護著全縣430余萬畝森林資源。”(秦新 陳建樹 李鎮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