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氣溫驟降,冷雨飄飄。竹溪縣城關鎮紅光村4組一間出租房里,走進幾位頭發半白的人。領頭的叫柳紅文,來自武漢,同行的還有湖北醫藥學院教授劉家敏。從2016年開始,柳紅已連續十年在春節前帶著助學紅包,奔赴十堰各縣市區走訪幫扶困難學生。今年春節前夕,他又帶著6萬余元現金和部分生活學習用品,冒著嚴寒為十堰23名學子送來溫暖與鼓勵。

輾轉2000余公里,日夜兼程為學子
1月22日下午,柳紅文與愛心人士萬春風從武漢出發,驅車9個多小時,于23日凌晨1點趕到鄖西縣店子鎮瓦架子村,夜訪結對幫扶十年的樂娜姐弟。天一亮,他們接著趕到關防鄉等地,走訪慰問了10名學生。24日,他們再輾轉竹溪縣、竹山縣、房縣、鄖陽區等地,上門探望12名學生。輾轉2000余公里,任憑風吹雨淋、寒冷凍骨,卻難擋一顆顆為愛出發的心。
唐雪琪今年15歲,初三學生,竹溪縣匯灣鎮人,現在城關鎮紅光村租居,因為身體狀況較差,無法正常到校學習。她父親右手殘疾,母親左腿殘疾,均無穩定收入,竹溪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推薦志堅好學的她為幫扶對象。24日上午,柳紅文一行爬上6樓,送給唐雪琪3000元助學紅包,并鼓勵她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十堰市重點高中。

他從大山中走出,又向大山中走去
連續十年來十堰走訪慰問,柳紅文究竟有什么故事?
劉家敏笑著解釋:“2016年初,時任《中國教師》雜志社中南站站長的柳紅文想結對幫扶困難學生,委托我聯系需要幫扶的孩子。”
這份助學情緣并非突然起意。早在1997年,劉家敏和當時還在中共湖北省委《政策》雜志任編輯的柳紅文,一起到鄖西縣部分鄉村調研農村工作,這段經歷給柳紅文這位出生于黃岡市黃梅縣大山的人留下了深深印象。
多年后,他特意請劉家敏幫忙聯系十堰市教育局的朋友,推薦一些需要幫扶的學生。就這樣,來自黃岡大別山區的他,開始和十堰秦巴山區的學子結下了不解的緣分。
最早受助的是竹溪縣新洲鎮板凳嶺村的汪艷。她家里兄妹多,且都在讀書,母親多病,僅靠父親打工勉強維持生計。還有鄖西縣店子鎮瓦架子村的樂娜、樂昊楠姐弟倆,他們父親去世、母親遠走,奶奶身患癌癥,爺爺又體弱多病。這些孩子讀書難、生活苦,柳紅文一開始就對他們十分關注。

十年間,他為這3個孩子累計捐款11萬多元,還送去衣物、學習用品等。
“每年春節前我都來,是因為孩子們放假了,能在家見到他們。”柳紅文坦言,這十年來,他風雨無阻,從未想過放棄,“既然開始了,就要一直走下去。”
愛心引領,身邊人也加入助學隊伍
為什么要登門見到那些孩子?柳紅文一直覺得:孩子們不僅僅需要錢,更需要一雙溫暖的手。
“我們通常會先寒暄,看看他們書讀得咋樣,家里還缺點啥。有時候孩子一句話,就知道他們內心是不是過得踏實。”柳紅文表示,這樣的“走訪+談心”,讓資助不止于金錢,更是一種心靈慰藉。
十年來,柳紅文結對幫扶41名學生,累計發放90余萬元助學紅包,另捐贈價值10余萬元的衣物、學習用品230余件(套)。他說:“我妻子沒上班,是個志愿者義工,兒子在上大學,家里也沒買小車,還背著房貸。可既然開始了這條助學之路,咬牙也要走下去。”
在他的善舉示范引領之下,他身邊許多朋友也加入了愛心助學隊伍。萬艷芳、朱鳳秀、宛慧等人主動出錢、出車、出力,合力給十堰山區的孩子們帶來新的希望。和他同行的愛心人士萬春風,長年義務開車接送他。從武漢到十堰路途雖遠,萬春風風雪兼程,毫無怨言。
“柳老師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如今,已經上師范大學的竹溪籍學生龍開宇回憶往昔:“從初中到高中,每年春節前柳老師都會來我家里,每次給兩三千元的紅包,叮囑我好好讀書。去年我考上大學,他又幫我交學費、出路費,一下給了6000元。他面對面跟我談心,告訴我別怕困難,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道路。”
鄖西縣的樂娜在2023年初中畢業時面臨人生選擇,親戚都勸她學個美容美發算了,畢竟家里負擔不起學費。可柳紅文卻堅持:“怎么能不讀?要讀就讀一個五年一貫制的大學,到湖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去!”他承擔起樂娜每年2萬多元的學費、生活費。“柳老師不僅解決了我和弟弟的生活難題,更點亮了我人生的希望。”樂娜堅定地說。
這些年,柳紅文很少接受采訪,怕孩子們的照片、名字曝光后,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尷尬或家庭矛盾。“把好事辦到孩子們的心坎上,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這才是真正的善良。”柳紅文總是考慮得很周到,而他常穿兒子的舊衣服,到縣里就住幾十元一晚的小旅館。

愛生萬物,一路善舉,一路繁花
“天地有愛,化生萬物;自然有愛,云行雨施;人間有愛,生命不息。”今年56歲的柳紅文,幾年前簽署了捐獻器官和遺體的協議。他創辦的啟航教育培訓機構、湖北高校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等企業,既是他事業上的依托,也是他凝聚更多愛心人士的紐帶。
“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從小我就知道,讀書能給人希望,遇到好心人能讓你的人生之路變得寬闊。我希望孩子們從小培養向上、向前、向善的理念。”柳紅文想把這份信念和溫暖帶給在雨雪中跋涉的每一位困難學子,用推己及人的方式去化解貧窮和苦難,讓善的種子一路開出芬芳滿懷的花朵。
十年,或許并不長,但足以讓那些身處困難或孤單境地的孩子從懵懂走向成熟。柳紅文默默堅守,不圖回報,只因他堅信:星星之火可以點亮山村的夜空,涓滴細流也能匯成愛的海洋。新的征程里,他還會繼續肩背行囊,走進更多山區孩子的家,給他們送上一份純真的愛心,更送上一句樸素而又溫暖的話——“別怕,老師陪著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