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隨著新式學堂的創辦,竹溪教育有了顯著變化,為竹溪培養了大批優秀青年學子。之后,他們負笈武漢等地學習新知識,接受馬列主義,紛紛入黨,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其中孟尚德就是竹溪籍在外地較早入黨并最早為革命犧牲的中共黨員。

圖為竹溪縣水坪鎮桃花島紅色記憶博物館陳列的孟尚德生平簡介
出身大石門地主之家
孟尚德,男,譜名孟家廷,祖籍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生于竹溪縣水坪鎮黃龍寨西溝(現大石門村3組)一個地主之家。
祖上原屬巨族,順治六年,一世祖孟述堯宦遷湖北省鄖陽府竹溪縣任典吏。康熙十三年,因吳三桂叛黨竄逃本邑,一世祖孟述堯與叛軍激戰中殉節于中峰寨小壩子村(墳塋修葺一新,事詳碑文)。一世祖孟述堯娶姜氏,生二子。次子孟紹美歸浙守祖。長子孟紹虞落戶黃龍寨西溝口,娶汪氏,生一子孟仲捷。孟仲捷娶妻生子,開枝散葉,廣置田畝,耕讀傳家,自此孟氏家道豐裕,人丁興旺。孟尚德父親孟修祥乃孟氏九世孫,據膏腴之地數畝,家境殷實。
正是因為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中,孟尚德既有江南官宦之后忠肝義膽的美德,又有清末民初大戶人家公子敢于追求民主與自由的個性特點。
早年求學和革命經歷
孟尚德父親孟修祥、母親滕氏,始終秉承孟氏家族“詩書繼世”的治家格言,思想開明,先后送孟尚德進入竹溪縣城和省城武漢接受新式教育。孟尚德從竹溪縣立高等小學畢業后,于1924年考入武昌荊南中學(現宜都二中前身,創辦于1912年,武漢淪陷后遷至宜都),在校后深受馬列主義影響,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10月,在武漢二中由竹溪籍中共黨員何恐、何立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漢陽區委委員,負責武漢船運工作的宣傳和組織。在此期間,曾被國民黨以嫌疑犯逮捕入獄。孟尚德被捕入獄后曾經寫信回家,希望家里寄錢保釋。當孟尚德之父孟修祥收到信函時,看到信封上赫然寫著“孟修祥大人”,于是勃然大怒,認為兒子直呼父親名諱,實屬不孝,因此拒絕寄錢保釋。后來由竹溪旅漢同鄉會保釋才得以出獄。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孟尚德繼續參加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秘密從事革命活動,擔任中共領導的湖北濟難會干部。該會是1925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的革命團體,主要任務為營救被反動派逮捕的革命者并籌款救濟他們的家屬。1929年12月改稱中國革命互濟會。同年4月21日(一說是1930年4月21日),孟尚德在漢口三一里漢口小學組織召開的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籌備會上再次被捕。7月15日,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的血腥口號,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孟尚德未能幸免,于1927年8月3日(一說是1930年7月14日)被殺害于武漢,尸體被肢解投入長江。
永遠的懷念
據史料記載,孟尚德是竹溪籍最早為革命犧牲的中共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革命烈士受到了黨和政府的褒揚。1951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核準,追認孟尚德為革命烈士。
94年過去了,在他的家鄉大石門村至今流傳著他的英雄故事。在竹溪縣黨史陳列館、在水坪鎮桃花島紅色紀念館、大石門仙暇小鎮都有他的相關介紹和光輝事跡。遺憾的是,烈士連一張照片都未曾留下,但大家心里都在默默地懷念。孟氏后裔繼承著先祖忠義的個性特點和孟尚德的紅色基因,或勤勉務農,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或治學教書,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新生力量。
孟尚德的后裔
據竹溪縣水坪鎮大石門村孟氏后人介紹和《竹溪孟氏宗譜》記載,孟尚德在去武漢求學之前已婚,娶丁氏,生二女、一子。長女嫁給竹溪縣城關鎮后壩村湯守國。次女早先嫁給水坪鎮大石門村顏慶釗,后嫁水坪鎮船形寨村秦家。一子孟聲揚,娶竹溪縣城關鎮后壩村湯學鳳,生二子一女,因家道衰落,生活無依無靠,湯氏早年便攜子女離開孟聲揚,改嫁到水坪鎮梧葉子溝村張姓人家,因此二子一女皆改張姓。一女張華蘭,嫁與葉子溝村劉艷合。長子張縣金,娶詹鳳英,生女三,現住水坪鎮水坪街村。次子張縣銀,娶師光秀,生一子張宗成,現住水坪鎮黃龍村5組。張宗成娶李翠紅,生一子張正杰,一女張杏一,在北京務工。

圖為孟尚德嫡孫張縣銀、孫媳師光秀
遺憾的是,孟尚德烈士英年早逝,地遠年湮,生平事跡史料記載相當匱乏。同時,孟尚德兒媳湯氏早年改嫁,因此孟尚德嫡孫改為張姓,對祖父的生平事跡也知之甚少。
未盡的情懷
因為筆者的外曾祖父孟家太和孟尚德是堂兄,從小聽大舅舅和大姨講起孟尚德的故事,筆者很感動,也很自豪。一直都有輯錄孟尚德生平,講述英雄故事的想法,但是都因工作繁忙和史料匱乏而放棄。如今筆者的大舅和大姨已70有余,孟氏家族對孟尚德事跡有較為詳細了解的人屈指可數。時不我待,懷揣家國情懷,于是筆者從去年12月份開始,走訪孟尚德后人和知情人士,查閱《竹溪孟氏宗譜》,先后赴竹溪縣圖書館和十堰市圖書館查找歷史資料,歷時4個月完成相關資料的收集和考辨。因年代久遠,史志不詳,文中孟尚德生平信息或有缺失,或有謬誤,在所難免,懇請史志專家和知情人士批評指正,共同講好竹溪籍早期中共黨員孟尚德的英雄故事。(作者:周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