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莫等閑,項目建設正揚帆。連日來,在十巫南高速建設現場,工人們頭戴安全帽,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在機械設備之間,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昂揚的斗志,全力以赴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在十巫南高速項目最長的隧道——興隆2號隧道進口的大屏幕上,數字孿生平臺實時更新著洞內施工作業人員定位、車輛定位、氣體監測、視頻監控、隧道門禁等施工動態;隧道內,施工人員和平常一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項開挖、澆筑等施工作業。


興隆2號隧道為雙向4車道分離式隧道,最大埋深340米,左幅長度4375米,右幅長度4365米。整個隧道地質構造復雜,經勘探,隧道6次穿越物探低阻異常區,2次穿越絹云石英千枚巖破碎帶,1次穿越絹云石英千枚巖與泥質板巖接觸帶。全隧Ⅳ級圍巖占比71.2%,Ⅴ級圍巖占比28.1%,最大涌水量18000立方米/天,屬不良地質公路特長隧道。

目前,隧道采用雙向掘進施工,因千枚軟巖富水地質,極易出現變形、溜塌等現象,施工難度大,為該標段的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由于洞內滲水嚴重,圍巖自穩能力差,施工風險也相對較高,尤其是隧道進口端,曾創造過單月安全進尺18米的超低紀錄。為有效確保隧道施工質量,降低施工安全風險,中交二航局十巫南高速二標段項目部嚴格執行高風險隧道方案編制審批程序,嚴格落實施工現場各項管理措施,及時更新跟進安全管控排查,積極引進信息化、智能化監控等,切實做到遇到困難不退縮,出現問題即解決的工作狀態。

針對質量風險,該項目部采用了適合本隧道的質量管理清單,通過警示教育、專題培訓、測試考核、高頻巡查等措施積極預防和整治;針對隧道施工風險,通過建立較完善的安全風險辨識和保障體系,配套數字孿生平臺中可視化管控及超前地質預報的運用,有效消除安全隱患,降低施工安全風險。在施工全過程持續領導帶班,人員滿配,確保管理不缺位。

目前,興隆2號隧道進口左洞開挖進尺485米,完成22.2%,右洞開挖進尺365.2米,完成16.7%;出口左洞開挖進尺879.2米,完成40.2%,右洞開挖進尺784.6米,完成36%。項目團隊還積極推行“四新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以即時動態監測、大型機械代替人工、材料優化降本增效等一系列措施,為項目質量進度、安全管理保駕護航,著力推進項目進度。

十巫南高速公路
十巫南高速公路總投資178.46億元,是湖北省九縱五橫高速公路網的第八縱,已納入湖北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是湖北省“十四五”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全長84.9公里,其中湖北段78.62公里,陜西段6.28公里,橫跨2省3縣7個鄉鎮。

十巫南高速公路項目起于竹山縣溢水鎮東川村,與已建的十巫高速公路鮑峽至溢水段對接,向南經竹山縣溢水鎮、麻家渡鎮,竹溪縣新洲鎮、兵營鎮、天寶鄉、豐溪鎮,止于陜西省鐘寶鎮東風村,與安來高速公路相連,計劃2027年建成通車。

項目建成后,將連接湖北省十堰市、陜西省安康市以及重慶市,成為漢江生態經濟帶“兩區、四軸”中沿漢江發展軸、沿武西高鐵發展軸之間的重要聯絡通道。
期待項目早日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