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尋常巷陌,百姓門前,點滴變化皆關系民生;街道公園、車來人往,市民的舉手投足就是城市文明的“表情”。
文明浸潤竹溪,推門遇見美好。近年來,我縣著力建設高質量文明城市、提升高品質宜居環境、改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我們看到城市的每一條街、每一座橋、每一棟樓、每一處緣石坡道、每一個老舊小區......在城市更新中變靚了、變美了。
創城改變,如你所愿。從今天起,我們推出系列專輯,將從市民群眾可見可感可觸可及的方方面面,梳理盤點發生在你我身邊“文明的變化”,感受“文明的力量”。
房子不必大,好住才是家!走進萬福源小區,道路干凈整潔,路旁綠樹成蔭,車輛停放整齊有序,公共設施維護良好,居民臉上都充滿了幸福感,一個文明和諧宜居的小區正大步向前邁進。

萬福源小區建于2014年,共有七層磚混結構房屋九棟,28個單元,住房325套,車庫171間,總建筑面積4500㎡,入住居民1043人。自2014年初受開發商委托正式營運以來,小區物業公司的服務宗旨就是“以人為本,服務第一,業主至上”!力盡所能為全體業主排憂解難、做好服務!公司先后榮獲“十堰市文明小區”“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先進集體”“竹溪縣抗疫先進單位”“竹溪縣先進物業管理企業”等榮譽。

萬福源小區居民 王國鵬
想業主所想,解業主所急,物業公司按照“小事不過夜、大事必解決”的服務模式,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對少許特困家庭、困難下崗職工常年免收物業費;幫孤寡、空巢老人提水提物、代繳水電費;為全體業主免費接收、發送快遞包裹。這樣的事情,在萬福源小區每天都在發生。用有溫度的優質服務溫暖人心、凝聚民心、筑牢同心。
萬福源小區居民 楊顯鳳
積極創建文明小區,通過黨建引領紅色物業,緊扣居民需求,打造以黨建為基底的小區特色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充分發揮鄰里中心服務“鄰里”的作用,“黨建+鄰里中心”內設有小區黨支部辦公室、協商議事室、矛盾調解室、圖書閱覽室、兒童活動中心等,各功能室的開放進一步豐富了居民業余生活,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增強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和獲得感。


各項管理制度,安全標識,宣傳標語常年張榜上墻,各項收費標準直接簽訂在管理物業合同中;按年度公布物業收入、支出、結余及虧損賬目,消防安全常抓不懈,管理制度及消防救援突擊隊工作職責都懸掛在小區最醒目的位置。


“我們和“新時期物業管理要求”還相差甚遠,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配合小區業主委員會及小區黨支部把萬福源物業管理工作做的更好,愿我們萬福源小區全體住戶“樓上樓下相互關照勝朋友,左鄰右舍和睦共處似親人!”物業公司負責人湯武如是說道。
萬福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 湯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