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微光,愿為其芒;微光匯聚,燦如星河。今夏,由共青團十堰市委員會、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市希望工程管理辦公室聯合開辦的十堰市“二十三助·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中,有這樣一位勵志的竹溪男孩。
1歲多時父親遭遇車禍造成傷殘,母親自此杳無音信,奶奶撿破爛補貼家用……年幼的他在父親辛苦拉扯下長大,今年以615分的高考成績被重慶大學錄取,讓這個被陰霾籠罩多年的家庭看到了曙光。
他就是畢業于竹溪縣一中,高考成績615分(物理方向),已被重慶大學智能采礦專業錄取的男孩肖恕彬。
父親腿腳殘疾 經營快遞小店維持生計
當記者一行驅車趕到竹溪縣城時,戴著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的肖恕彬早已等在了路邊。“拐個彎就到快遞驛站了,放假了我在這幫爸爸看管下。”
到達驛站,肖恕彬的父親肖善江正在頂著烈日卸貨,他的腿腳有些不便,肖恕彬趕緊上前幫忙。父子倆一前一后,將小車上的快遞擺放到架子上,沒一會兒,兩人就已經汗流浹背。

“孩子考上了好大學,我再辛苦也值得。”肖善江看著懂事的兒子,欣慰地笑著說。但談及自己左腿的傷殘時,他的表情又凝重起來,“2008年8月8日,我永遠都忘不了這一天。當時我騎著摩托車從礦上往家趕,路邊有個車擋了視線,導致我跟迎面的貨車相撞,摔出幾米遠。”
因為搶救及時,肖善江撿回了一條命,但不幸的是,他的左腿永遠留下了殘疾。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這個家庭陷入了困境。母親在重壓之下,選擇離開了他們,留下父子倆相依為命。
休養了一段時間后,肖善江想盡一切辦法自力更生。外出打工是不可能了,只能嘗試做些能糊口的營生。他借錢在竹溪客運站旁邊盤了一個小賣部,一個人進貨、賣貨、看店,每月掙個兩三千元錢維持生計。

經營了4年小賣部后,肖善江又開始做起快遞生意,盤下了現在這個快遞驛站。風里來雨里去,接送快遞都是他一個人,“辛苦是辛苦,好歹能賺點錢活下去,靠自己雙手掙錢!”
知道父親的不易,每年寒暑假,肖恕彬都會到快遞店里幫忙。
奶奶撿破爛 月賺兩三百元貼補家用
就在日子剛有起色時,2017年,肖恕彬的爺爺突然患上重病,為了給老人治病,肖善江將辛苦打拼幾年買的一套小房子賣掉,帶著全家租住在竹溪左家灣一間地下室里。遺憾的是,沒多久,爺爺還是離開了人世。
生活的苦難并沒有將這個家庭擊垮。肖善江靠自己的勤勞經營著快遞小店,年邁的奶奶也不想拖累這個家,每天走街串巷,靠撿破爛換取微薄的收入。父親一瘸一拐的背影、奶奶在垃圾堆中翻找的身影,成了肖恕彬童年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畫面。

“很小的時候,看到奶奶那么辛苦,我就想著一定要快快長大,為家里分擔。”記者采訪那天,恰好遇到奶奶在家拾掇廢品,肖恕彬趕緊上前幫忙,手腳麻利地把能賣錢的飲料瓶子、廢紙殼分類摞好。

“每個月能賺個兩三百元錢吧,孩子上學還需要生活費啊。”奶奶笑著說。由于常年住地下室,她患有嚴重的風濕病,經常會骨關節疼痛,后來他們才另外租了一間1樓的平房。閑下來時,孝順的肖恕彬會時不時幫奶奶揉揉肩和腿。
希望早點成才讓家人不再居無定所
中考時,肖恕彬本來以優異的成績被市區重點高中錄取,但是他放心不下父親和奶奶,還是就近選擇了在竹溪一中就讀。
“肖恕彬這孩子,學習特別刻苦,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高三班主任魏啟程這樣評價道。遇到難題,他從不輕言放棄,主動向老師請教、與同學討論,直到完全理解為止。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的成績穩步提升,多次獲得學校的表揚和獎勵。除了用功,讓魏老師印象深刻的是,肖恕彬平時的生活十分節儉。“我觀察很多次了,他從來不花錢買零食飲料,在食堂吃飯也一直都是中低檔消費。”
談起兒子,肖善江的心中總是充滿愧疚,因為經濟拮據,沒有多余的錢能給孩子買玩具,兒子小時候玩的最多的就是奶奶從垃圾堆里撿來的廢品。
“我覺得沒什么。我在那些廢品里還找到不少好玩意兒,拼裝成了不同的玩具呢!”聽到父親說的話,肖恕彬笑著安慰爸爸。他覺得父親已經給了他最好的愛護。

7月中旬,收到錄取通知書后,肖恕彬第一時間跑到快遞驛站,與家人分享這份喜悅。看到父親眼中閃爍的淚光,奶奶激動得說不出話的樣子,肖恕彬知道,這個成績不僅屬于他一個人,更屬于這個曾經風雨飄搖的家庭。
肖恕彬告訴記者,他一定會珍惜機會、努力學習,早日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他最大的愿望是將來能買套寬敞的房子給家人,這樣就不用總是搬家、居無定所了。
記 者 手 記
在采訪肖恕彬一家的過程中,我深受觸動。這個家庭歷經重重磨難,父親殘疾仍奮力打拼,年邁的奶奶靠撿破爛貼補家用,肖恕彬勤奮刻苦、積極向上。生活的艱辛沒有磨滅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反而讓親情更加深厚。
肖恕彬的故事是對“逆境中成長,樂觀中前行”這句話的最好詮釋。愿他帶著這份樂觀與堅韌,繼續在未來的生活中綻放光芒!
如果您愿意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請致電十堰晚報新聞熱線8110110或與本文采訪記者唐曉瑋聯系18062186186(微信同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