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微光,愿為其芒;微光匯聚,燦如星河。今夏,由共青團十堰市委員會、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市希望工程管理辦公室聯合開辦的十堰市“二十三助·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中,有一位竹溪女孩的故事好勵志。
父母身體不好,只能靠打零工賺錢,不僅自家收入不穩定,媽媽還要兼帶著照顧62歲的聾啞大伯。捉襟見肘的家庭條件并沒有影響到她,樂觀開朗的她在今年以592分的好成績考上了長安大學。這個暑假,她還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外婆的責任。

她就是畢業于竹溪縣一中,高考成績592分(首選物理),已被“雙一流”高校長安大學土地整治工程專業錄取的17歲女孩柯紅。
父母打零工掙錢全家常年四處租房
近日,秦楚網記者驅車來到竹溪縣蔣家堰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得知記者要來,柯紅早已等在樓下。進入家中,柯紅的媽媽張翠菊連忙招呼記者坐下。環顧柯紅的家,雖然裝修簡單、家具不多,但整體十分干凈整潔。
張翠菊告訴記者,他們老家在蔣家堰鎮大東溝村,老屋因年久失修倒塌后,全家就四處租房住。直到前幾年,政府給安排了扶貧安置房,他們就一直住在這里。
張翠菊介紹,她和丈夫原本都在家附近打零工,但收入不穩定。所以去年8月,丈夫去浙江打工。因為丈夫身體不好,干不了什么重活兒,工資并不高,能寄回家的錢也有限。而她之前也做過手術,又要照顧孩子和大伯,只能在家附近的鞋廠打零工,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
柯紅的大伯是聾啞人,今年62歲,一直沒成家,至今仍獨居在老家大東溝村。每隔一段時間,張翠菊就會回老家那邊看看,給他添置些東西。
柯紅還有個哥哥,今年30歲,目前在十堰城區一家工廠里干活兒。提起兒子,張翠菊面有愧色:“她哥哥之前學習成績也挺好的,中考時只差0.4分就考上了縣一中。但家里實在太困難了,供不起他上高中,最后只讀了個技校。每次想到這,都覺得對不起兒子。”
從年級200名到年級前50她相信“這世界充滿奇跡”
剛上高一時,柯紅的年級排名還在200多名,高二時進步到100名左右,到了高三,她就邁進了年級前50名。能取得這樣明顯的進步,得益于她良好的學習方法。
“我認為學習要靈活變通,一定不能死板,也不能一味壓榨休息時間。認真聽課、做好筆記、反復總結,不能依賴一時的記憶。另外,我每晚睡前還會再把當天的知識在腦中過一遍,加深印象。”柯紅介紹,當時學校有一個比學活動,簡單說就是在身邊尋找學習榜樣。她將同班跟她成績差不多的一個女生立作榜樣,約束自己向對方看齊,保持動力。

柯紅也很感謝高中的班主任和代課老師,尤其是高三的物理和化學老師。她說,這兩位老師經常點她起來講題,不僅讓她對知識理解更透徹,還幫她克服了膽怯的心理,人也變得更自信。
采訪中,柯紅也寄語學弟學妹們:努力,不管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這世界充滿奇跡,只要肯努力、堅持,不管最后怎樣,你都成功了,你都創造了奇跡!
暑假照顧外婆希望憑努力改善家人生活
“她從小都非常懂事。知道家里困難,她幾乎不找我們要零花錢。”張翠菊告訴記者,柯紅對爸媽非常體貼,“怕我累到了,只要她在家,掃地、做飯、洗衣服,什么活兒都幫我干。還經常給爸爸打視頻,叮囑他不要太辛苦,身體第一,掙錢第二。”張翠菊說,她非常慶幸自己生了這么一個懂事貼心的“小棉襖”。

柯紅的舅舅在十堰城區工作,外婆也跟著舅舅在城區生活。但舅舅工作忙,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所以這個暑假,柯紅就在城區舅舅家照顧外婆,平時給外婆做飯、陪外婆聊天解悶。閑暇時就自己看書,備考大學英語4級。
柯紅告訴記者,雖然家里條件比較困難,但父母都在盡最大能力呵護她的成長。“我記得上小學時,我家還租住在半山上,離學校遠。有一年冬天早晨,下著大雪,我爸騎三輪車送我上學,雨衣比較小,我爸把它全披在了我身上。看著他自己手凍得通紅,我心里很難受。這個場景我到現在都一直記得。”
柯紅說,希望將來能憑自己的努力,改善家人生活,讓父母再也不要因為錢而發愁。
記者手記
困難的家境,沒能擋住求知的腳步,更沒能禁錮住她關于遠方的夢想。這個只有17歲的小姑娘樂觀、勤奮、刻苦、堅毅。雖然生活辛苦,高中學習壓力也很大,但柯紅從不氣餒,總是以積極心態面對。未來非坦途,但我們深信,堅韌向上的她,一定能走得比我們想象得更好、更遠。
如果您愿意向她伸出援助之手,請致電十堰晚報新聞熱線8110110或與本文采訪記者葉楚榕聯系15871099533(微信同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