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張亞楠 報道:在老師眼中,她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長眼中,她是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在同學心中,她是值得學習的好榜樣。“勤奮好學、自強自立”是她身上被公認的閃光點,她就是被評為2024年度竹溪縣“新時代好少年”的長安學校五年級七班學生張鑒卓。

記者在學校見到張鑒卓時,她正在給同學們講解數學題,娓娓道來的語氣,讓同學們被這位“小老師”所吸引。張鑒卓落落大方地走出教室,烏黑的頭發扎著馬尾,炯炯有神的雙眼透露著自信、陽光,渾身散發著少年蓬勃的朝氣。

張鑒卓從小在樂善好施的家庭氛圍中長大,步入學堂后,她也時時刻刻謹記助人為樂的教導。她經常參加公益活動,課余時間不放過每一個投身公益活動的機會,并以此為樂趣。她積極參與創文,主動擔當、身體力行,總能在清理河道、志愿服務、拾撿垃圾等活動中發現張鑒卓的身影。

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張鑒卓的爸爸媽媽經常參加志愿服務,每次深入小區宣傳文明創建知識時,她都緊隨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身體力行的實踐中,她將文明理念扎根于心。

今年元旦假期,恰逢武陵不夜城開街,她家小區外的道路被劃為臨時停車區域,引導停車、指引方向、為游客答疑……這些文明志愿自然少不了。張鑒卓沒有安逸地享受假期,卻是每天早上八點就穿好志愿服和爸爸媽媽一起出現在小區門口,熱心地引導來往車輛有序停放。
開街當天,武陵不夜城人如潮海,張鑒卓連晚飯都顧不上吃,一直堅守崗位到晚上十點多才回家,她說這個元旦假期雖然忙碌,但更充實的、更有意義,她深切的體會到服務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竹溪縣長安學校五七班班主任 蔡紅

張鑒卓有個外號叫“小書蟲”,只要得空,她就會撲在書上吮食知識。每次放學回家,她總是迅速完成當天的作業,然后拿起課外書籍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邊讀邊做筆記。“書籍不僅讓我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也讓我在書里暢游世界,與名師益友促膝相談。”當問到張鑒卓為什么如此熱愛閱讀時,她這樣說道。





對于她熱愛閱讀,家里也給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張鑒卓媽媽在寒暑假期間帶她見識了很多書本以外的地方,成都武侯祠、湖北省博物館、長沙橘子洲……她看到了中華偉大的文明,也明白了中國何以偉大的底氣和信心。在長沙橘子洲,導游講到偉人毛澤東一家六烈士時,她默默地注視著偉人雕像,感受著革命背后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紅色基因無聲地傳承著,她暗下決心,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一定要銘記歷史、守護好胸前鮮艷的紅領巾。

△竹溪縣長安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李友軍

和許多同齡的孩子一樣,張鑒卓也熱愛豐富的校園活動,像熱愛閱讀一樣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在學校運動會現場,張鑒卓積極參加體育項目,樣樣不落,用運動詮釋青少年的活力飛揚。“我喜歡打籃球、羽毛球,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放松身心。”課外活動為張鑒卓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臺,也讓她收到許多意外的驚喜。2022年5月她的繪畫作品《竹溪縣關埡楚長城遺址》榮獲十堰市“畫筆下的文化遺產”繪畫大賽“三等獎”;2023年11月參演的《女駙馬》獲省級校園戲曲電視展演活動集體舞蹈提名獎。張鑒卓還熱愛繪畫,用畫筆繪出目光所及之處的美好。


△竹溪縣長安學校五年級七班學生 張鑒卓
“榮譽只是一個起點,像一道光指引我前行,我將以此為激勵倍加努力學習,成長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我會一直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青少年的殷切希望,也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青少年的使命。”張鑒卓摸著紅領巾堅定地說道。
△竹溪縣長安學校五年級七班學生 張鑒卓
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張鑒卓倍感驕傲和自豪,她將用理想和追求作筆,進取和奮發為墨,努力描繪著多彩的人生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