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劉軍濤)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日前批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衛生部、社保基金會聯合制定的《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綱要要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逐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障水平,縮小城鄉、區域、群體之間的社會保障待遇差距。
綱要指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城鄉社會保障發展還不平衡,廣大農村地區社會保障發展嚴重滯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蓋面比較窄;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加強制度整合、銜接和推進管理服務一體化的要求日趨緊迫,難度不斷提高;城鄉間、不同群體間社會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較大,矛盾比較突出;人口老齡化加快,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大部分空賬運行,社會保障長期資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壓力加大;社會保險統籌層次低,信息化建設發展水平不均衡,管理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的制約因素,必須研究采取相應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綱要要求,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新農保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
綱要提出,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依托,普遍開展和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門診醫療費用統籌,逐步將門診常見病、多發病納入保障范圍。逐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和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均衡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的待遇水平。
綱要指出,逐步提高各級財政對新農保、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進一步完善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健全失業保險金正常調整機制。建立健全職業康復標準、勞動能力鑒定標準和傷殘輔助器具配置標準。健全城鄉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